韩寒与方舟子之间旷日持久的舌战最终以韩寒诉诸法庭这样一种严肃的方式告一段落。这也给了双方剑拔弩张的支持者和紧绷神经的观众一个喘息的机会。
“打假斗士”与“青年领袖”的“巅峰对决”好比“萨拉热窝”点燃一战一样,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和参与者。回过头来看这一过程,已不简简单单是真与假的纠缠,他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那么,透过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场舌战炒红了一个人——方舟子。在此之前,方舟子也算小有名气,但绝对没达到“一线明星”的地位。我问过身边许多人,他们无一例外都听说过韩寒,但大多不知道方舟子是干什么的。现在则不同了,方舟子用他福尔摩斯式的不断推测同韩寒这样一个媒体宠儿捆绑在一起,纠缠虬斗,风头一时无两,蹿红的速度堪比火箭。说到底,人红是因为公众的关注变多了。那么,我们的“关注”是不是给得太慷慨了呢?当方舟子第一次提出质疑的时候,出于对真相的渴求和尊重,我们给予关注是无可厚非的,而关注的目的是希望看到证据。但如果只是一味的怀疑而拿不出证据,那么无论这种怀疑的逻辑性多强,我们都应该把它当做一个无解的命题放在一边。倘若你还是要煞有介事地削尖了脑袋往里钻,我只能劝你听听马三立的相声——逗你玩儿了。
那么,参与其中的人又有何表现呢?我的感觉只有一个——发泄。无论哪一方的支持者,似乎没有多少人冷静的探寻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把污言秽语当做追求文化本真的方式,谁的气势凶,谁就握有真相。这其实关乎我们的文化品位,我们是在乎文化的本真,还是更在乎主观情感的牵引,抑或什么都不在乎,我们只是想抓住一切机会排遣生活的压力。反正,发泄就好。
至于韩寒,他从不缺少闪光灯的关照,但当处于被挑战的姿态时,他却一度丢失了早该历练出来的淡定。其实,只要明白证据能够证明怀疑,也能推翻怀疑,他就应该早一点儿走向法庭,给自己、方舟子以及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一个公平的交代,也让这场闹剧早一点收场。只是能否开庭还是个未知数,这会成为下一个话题吗?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