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出生的那年,外婆63岁。这些没有记忆的日子都是通过别人的口中拼凑起来的。
这是一个人口可以数得清楚的小村子,生活在村子里的人们祖祖辈辈都认识。他们有各自的地,各自的田,平时最大的忙碌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度过的。
农村的生活条件毕竟真的谈不上跟优越靠边,在她出生三个月后父母决定外出打工,于是她被送到了外婆家生活。据后来外婆说起小时候的她特别的不闹腾,吃饱了睡,睡醒了吃,很多时候外婆干完农活到家,她依旧均匀的呼吸着没有醒过来的意思。外婆开玩笑的说“我以为这孩子不灵光,整天就只是睡觉,怕长大会不会不聪明啊”。因为还小就已经没有母乳吃,奶粉少而且不爱喝。外婆想尽办法不能让她饿着,不过那个时候家里最多的就只是米饭。所以外婆早上煮粥的时候捞起最稠的,沥干撒上盐花碾碎放着,等到中午的时候蒸热给她当中饭。外婆说她居然吃的津津有味······
就这样小孩子长的特别快,不知道为什么她会走路的时间特别晚,一岁多了走的还不是很稳,可能是缺乏陪伴和练习,因为外婆一个人既要照顾躺床上的外公又要干农活还得照顾她,实在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虽然这样但是她长的一点都不比其它小孩差,皮肤白白的,胖呼呼,邻居们很是喜欢,就连扫马路的工人们经过也会忍不住要抱会儿再干活。
一岁,两岁,三岁······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其它同伴的嬉戏玩耍。因为外婆家背靠的是茶叶山,门前望去就是山、田、地。她唯一的乐趣就是坐在门前的石头上,看来来往往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在田里、在地里忙碌着。只要有人经过她都会很礼貌的打招呼,虽然很多人都没搭理她,因为农忙的时候自己都又脏又累,哪有多余的力气理会坐在石头上的小女孩啊,可是她从来没有为此不开心过,就这样日复一日,大部分的时间她都在那石头上度过,因为坐在石头上她就能看到对面地里的外婆,看到外婆在她心里就踏实,自然不哭也不闹。只是在无聊的时候她会大声的叫“外婆”···外婆也会不厌其烦的一一回应,即便她已经很累,就这样她就觉得开心和满足。
渐渐的五岁、六岁······她可开始变的爱玩,乘着外婆不注意就往村子里跑,因为她知道哪里会有其它小朋友一起玩泥巴,一起玩水,一起折糖果纸,这些都是她平时喜欢玩的。可是刚到不久,就听到外婆隔山隔水穿过来的呼喊声,旁边的姑姑婆婆就会劝说“明天再来玩吧,你外婆叫你了”,于是很不情愿的刚到又要回去,回去后又是一个人在家呆着。后来她才知道外婆之所以不让她单独出去玩,是怕她摔着、掉进池塘里、或者被不认识的人抱走,只有在家才是最安全的。你也知道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人想法是单纯的、纯粹的,他们一些看起来奇怪的举动就只是为了身边的人好。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七岁的时候她就会用钢筋锅在煤炉上蒸饭,也会做蛋汤,邻居的阿婆吃了都说好吃。这些都是外婆边做饭的时候边告诉她的,之后突然有一天外婆迟迟干活没回家她就开始自己做了,那个时候她还不知道什么是骄傲,后来回忆起来她真的有为自己高兴过。之后的日子她再也不会一个人在家了,外婆去地里她就跟着去,外婆去田里她就坐田埂上。外婆挑两大箩筐红薯,就给她挑两个小箩筐用,数数红薯她还清晰的记得是六个红薯,一边三个,可那个时候的她觉得好重哦,走几步就歇好久,外婆就一直跟着她走几步歇一会,歇的实在久了,外婆就会用方言关切的问“孩子,歇差不多了,咱们回家吧”。
八岁了,是到该上学的年龄了,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去上学,学校只有一个教室一到三年级都在一起总共只有14个学生。上学的书包是舅舅做的,上面还绣了好看的花,因为舅舅是裁缝。同学们都很羡慕她有个做裁缝的舅舅,虽然穿的裙子都是别人做剩的布头凑的,舅舅总是会把它做的很好看。每每这个时候她觉得心里暖暖的,不知道那是什么,就只是开心。上学的时间春夏秋冬突然间很分明,夏天和秋天是她做喜欢的季节,因为阳光很好她可以在放学的路上逗留很久,边玩边走天很快就黑了,在远远的马路上就可以看到外婆家,外婆家那盏为她而早早亮着的灯。因为只要是一片漆黑,她就知道外婆还没回来,就会哭的很伤心,因为她害怕。所以外婆即便再忙,到一定的点儿就先把灯打开,在继续做手头的事情。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