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尊老爱幼勤劳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如今的社会现实却让我们对于这些话产生了许多的质疑与反省。“彭宇效应”给全社会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路上看到老人的到了要不要扶?敢不敢扶?
事情缘起于2006年11月20日,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去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2007年9月4日,鼓楼区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判决彭宇赔偿受害人现金若干。彭宇对于判决结果表示不服。200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不祥在两会新闻中心就“司法公正”问题接受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时透露,彭宇案双方当事人在二审期间达成了和解协议,并且申请撤回上诉,最后案件以和解撤诉结案。
事件让人们陷入沉思。一个好心帮助跌倒老人的人,最后竟被告上法庭。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庭外和解,但是还是让人们愤懑不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要不要继承?敢不敢继承?为了避免这些不必要的冲突,我们是不是应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全民陷入一种“不敢扶老人,尤其是体质较差的老人”的恐慌心理。11年9月4日,在武汉的一个菜场,摔倒老人由于无人敢扶,一个半小时后,老人的家人赶到将老人送进医院,但由于拖延时间过长,老人窒息而亡。
这一切一切的事件让人们叹息扼腕“我们的社会怎么了”?社会的冷漠让我们觉得失去了道德,失去了美德,失去了公德。回想小悦悦事件,7分钟之内18名路人经过,却没有一个人上前去帮忙,连看都不看,漠然而过。前不久,江苏太湖快艇事故中,四名大学生遇难。这场惨剧的结果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其中的原因也值得人们深思。遇难的原因的确和驾驶员醉酒有关,但是驾驶员的冷漠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学生们一再央求他回去再看一下,他却坚定地表示“没有没有,绝对没有”。
11年的9月6日,卫生部曾经发布一个《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结果让人啼笑皆非。跌到死亡是我国65岁以上老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在路上看见老人跌倒时,先不要急于去扶,而是要根据老人的身体特征症状来做进一步的处理。试问,一个普通市民哪里来的这种专业知识,如何能对跌倒老人的情况作出正确判断?
其实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导致人们不敢再去扶跌倒老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人心口不一,翻脸就变化。可能当你的面说“谢谢”,在有人靠近过来的时候就诬陷是你把他撞倒的,反倒讹上了你,如果没有电子监控的澄清,那你真的是百口莫辩。
再从另一个解决的方面来说,在各地公共场所安上监视器是不是会对这种情况有效遏制?其实归根到底我认为还是人们道德觉醒的问题,杜绝冷漠,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人。古语说“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现今社会也在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全社会应当携起手来,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不能把尊老爱幼勤劳互助这种传统美德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