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一些古书,学识浅薄,大部分看得都是白话文的,看了之后思索颇多,想来前辈们个个都是震古烁今的人物,其形其境早已传诵几千年,他们的那些言语是比流行歌曲更流行的文艺,千年起落,一脉相承。其人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抓人心脉的东西。
老子是个变形人,第一变变成个大隐士,骑青牛过函关,走出世外,逍遥去了;第二变变成了帝王师,向君主们谆谆教诲,教他们如何是无为而治;第三变不得了,变成了太上老君,率领着老老少少的道士,烧八卦炉,摇杏黄旗,既帮人长生不老,还能够降妖捉魔。
孔子一生则没那么逍遥,想孔子生前,为推行自己的学说,四方奔走,四处碰壁,困于陈,危于蔡,惶惶如丧家之犬。而孔子死后,其大名却得到朝朝代代的一次次表彰,简直捧到了天上;其著作被一代代读书人苦学硬背,恨不得吃进肚里,孔子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他的前生后事有多少人已经说过,但有多少人真正说中?
孟子一直被视作孔子的传承者,被数不清说不尽的君王文人所传颂争议。道德家看重孟子,因为他说:仁义之心是天生的;独裁者讨厌孟子,因为他说:民贵君轻;大志者推崇孟子,因为他说:天生要干大事的人,必先经历种种磨难;智慧人欣赏孟子,因为他既要吃肉又不忍看见杀生而想出了“君子远庖厨”的好主意……而孟子真的是这样的吗?
对于吕不韦,因为那部《吕氏春秋》是无法被忽视的,不妨也称他为吕子,对于这个称呼,在武林外传中,关东大侠也是这么称呼自己的,关东大侠不懂经商之道,家道中落、潦倒不堪,把祖传的客栈也转卖给了关中大户之女佟湘玉,吕不韦则是擅长此道的,不但在商场上风生水起、招财进宝,他还用商人的眼光和智慧在政治上发了一大笔。
韩非一生,充满讽刺:口吃说不清话,就拼命写,书中讲法家那一套,比谁都讲的清楚。他最好的同道是李斯,正是这个师兄弟,说他的坏话让他丢了脑袋。说冤枉也不冤枉,读读韩非的书,他把阴谋诡计讲的如此透彻,死于阴谋,也算不负平生所学!
《孙子兵法》乃兵家圣书。对于兵家而言,就是以成败论英雄,就是成王败寇,没有其它道理可讲。开卷有益,会学者不但用于军事,而且用于政治,用于商业,同样是无往而不利,古往今来,成就多少人的英明。但不会学者,就是照着书本用于军事,也贻害无穷,君不见,战国赵括熟读兵书却一战即败,使四十万赵军死于非命;三国马谡熟读兵书却失了街亭,孔明的伐魏大计毁于一旦,挥泪晚矣!
墨子是真正的大侠,他不只爱自己的亲人,而提倡同爱一切人。能兼爱,方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墨子的侠行用两种剑,一是嘴,一是兵,以兵为后盾去劝人息兵。正因如此,虽然墨子要介入兵事,但不是兵家,也不愿做兵家。
我很感兴趣的一群人,如苏秦、张仪之流,或是南北合纵,或是东西连横,真可谓纵横捭阖,左右逢源,将天下玩弄于鼓掌之中。高冠长衣,谦谦和和,文枪笔剑,于无声处,已较高下,此说客之德;手语如口,腹传之术,鬼神莫知,此掮客之才。脸上微笑,手中功夫,心下计谋,赚赔两心知。相书上说:男儿嘴阔吃四方,此言不错。其实也不用阔,巧则可矣。看苏秦们一条如簧之舌或疾言利身,或娓娓而诉,张弛有度,全不用金戈铁马,仅一言就收九城,可不是吃定了自己一张巧嘴。难怪这群人总是心满意足的袖着手,到各国溜达。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