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武汉便以湖泊众多而被称为“千湖之都”,更以李太白“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之诗句而得“江城”之美誉。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分“双城”而为“三镇”,武昌、汉口、汉阳自此隔两江相望而成鼎足之势。时至今日,武汉作为湖北省会、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未来学家预测中的“二十一世纪全球十大城市”之一,正凭借着其天然的区位优势、雄厚的经济基础、科学的发展观念,大踏步地向前行进着。
回顾历史-大江大湖大武汉
武汉之考古可追溯至距今约六千年的新石期时代。元世祖时期,武昌始为湖广行省省会;明太祖平武昌而得第六子朱桢,后以楚王封之,武昌由是而得扩建;明清年间,汉口因处两江交汇之地,水深而岸阔,一跃而为中国之名镇,更有千帆竞流之壮观;清朝末年,政府改革,工业发展,“汉阳造”一时遍国而流传。至此,武昌行政教育,汉口经济,汉阳工业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并一直沿续至今。
武汉以其天然之地理,虽历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其真正之繁荣,则主要在于近现代。随着清廷改革,汉阳工业的发展,列强入侵,汉口租界的化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爆发,武汉逐步确立了其在中国之地位,而成为与上海平齐的当时之中国万里长江上的一颗照亮内陆与沿海的璀璨明珠。后日寇入侵,南京沦陷,民国政府迁至武汉,合三镇而为一以成京兆之地。及至新中国成立,武汉仍隶属中央直辖数年,已俨然成为中部之中心。今日之武汉,虽由于政策等原因,在经济上落后于些许沿海城市,在发展速度上落后于些许西部城市,即出现所谓的“中部塌陷”之现象,但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已很好地抓住了机遇,并凭借着自身之优势,以“领头羊”的姿态,走在了前列。相信不久之将来,大武汉的雄风定会再现于中国。
说起建设,武汉最初之定位便是工业城,从汉阳铁厂到武锅、武重、武船、武钢,重工业始终主导着武汉的发展方向。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中国重工业欠发达及少盈利的现状,武汉积极地作出调整,在保留并改造部分有重大影响的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及第三产业,以优化产业经济结构,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伴随着武汉众多经济开发区与大型商圈的建设,及众多实力企业的入住,武汉之经济实力又一次得到提升。与此同时,武汉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有效的加强。截止目前,武汉已建成过长江大桥七座、隧道一条,其中工铁两用桥两座,过汉江大桥八座,其中公路桥六座,铁路桥两座,将三镇相连而为一体。另外,还先后建成了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火车站、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及武汉体育中心等一批大型工程。进入“十二五”的武汉,正凭借着其科学的规划,经历着飞速的发展。
中部崛起-打造新型城市圈
古语有云:“中原定,天下安”;然而,建国以来,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个个都得到了发展;而独中部,似乎被放在了政策的边缘,在“不东不西”中行进艰难;随着时代的发展,中部崛起已成历史之必然。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后,中部各省都提出了自己的发展观念,并最终形成了四个”国字号“的城市圈(群、带),即湖北“武汉城市圈”、河南“中原城市群”、湖南“长珠潭城市群”、安徽“皖江城市带”。而作为中部的龙头,“武汉城市圈”之作用无疑至为关键。
“武汉城市圈”又称“1+8城市圈”,即以武汉这一特大型城市为圆心,包括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天门、潜江周边8个中小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圈,包括副省级城市1个、地级市5个、省直辖县级市3个、地级市代管的县级市7个、市辖县15个。城市圈的的建设,涉及工业、交通、教育、金融、旅游等诸多领域。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这一城市圈的建设,将打破市场的壁垒,促进各城市间工商、人事、金融、教育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使城市的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也使武汉“居中”的优势得到更好地体现。与此同时,武汉城市本身也作出了合理的规划,未来武汉主城区之发展将尽量控制在三环线以内;同时,各郊区依靠自身优势形成规模并扩大与主城区相接。这样以来,就建立了一个原子模型,形成“众星捧月”之势,以武汉主城区为核心,辐射向外;同时,主城区又和郊区相统一,带动城市圈,整个城市圈又统一为一带动中部,整个中部也必将带动整个中国。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