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许多朋友强烈推荐央视的系列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其实不必强烈推荐,单听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就足以引起我所有的兴趣。
其实有很久一段时间,没有为一部纪录片或者剧集写过评论了。
两年前的冬日,自己曾给一部日剧深夜食堂写过长长的一段影评,时至今日自己依旧记得那部叙述节奏略显缓慢的剧集给我心灵深处带来的细腻触动。
那确实是一出适合冬天观看的给人点滴温暖的戏,从头开始看下来,每集都是悠悠地开场,悠悠地结束,娓娓道来各式各样的人大同小异的苦恼与辛酸,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就好像是绘画中的速写,有轮廓和细节,但是没有浓重的色彩。虽然平淡,却触动观众的心弦。
剧中那一道道简单家常的食物,让人看了想咽口水,什么鸡蛋卷、黄油饭、咖哩猪排料理、梅子木鱼泡饭,这些都不是什么昂贵的料理,夜排档而已,甚至有的只是按照客人的要求简单制作出的,谁家厨房里都做得出。但是,就因为这些食物距离我们辛苦操劳的生活那么近,所以它们才尤其具有人情味。
那些各自在现实中努力寻求生存的权利以及幸福的人,当他们坐在那窄小的空间里,一同吃一碗热融融的夜宵时,彼此才显得很亲近,能够像朋友一样说说心里话。
也许是这个年代的人的通病吧,在一个生活节奏里浸渍过长时间后,就特别缺乏一种归属感,因为大多时候,安定不等于安宁,忙碌不等于充实。
当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当我们不停地为着以为最重要的东西再追求时,当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我们的幸福,依然可以简单到只是一碗放了黄油的热米饭。
舌尖上的中国,就在这个合适的时节,恰当的出现了。
这是一部没有提前宣传的纪录片,播出也没选在黄金时间。
但是在中国,几乎是一夜间,就火了。
实际上,这部纪录片有别于之前各档的美食节目,没有花哨的噱头与主持人品尝美食时夸张的表情。
每集围绕一个主题,节奏清新明快不失温暖。
好的剧集都会有个让人不由想要看下去的开头,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镜头确实拍得唯美和生活化,它真正聚焦在食物烹制上的时间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劳动者如何捕猎、采掘、加工、制作这些自然馈赠的食材,其中夹杂着劳动者的辛勤与智慧。
“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
这样的美食叙事,会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在城市化的当下,食物加工过程对我们而言是陌生的——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只能在终端消费美食,却很少和没有办法关注到其制作过程,或者还有着一种妖魔化的想象——我们对美食生产过程的想象,太依赖于媒体对食品丑闻的碎片式曝光。
正因此,那些劳动者制作美食细致的过程格外地打动我们。
蒙古塞北,西南边陲,江南雨镇,黄土高坡。
一个又一个镜头跳跃中,中华大地上那些可爱的人们的生活,就在镜头中,渐渐清晰起来。
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记得一位作家这样描述中国人淳朴的生命观: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一看天。
看她的美丽与智慧,看她的兼容与博大。
看她的子民的淳朴、善良、勤劳、智慧。
无需其他的宣传,因为这些镜头展示的就是中国,就是华夏。
纪录片里处处流露的,是对自然的敬畏。
采挖松茸的藏民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东北冰河上的渔民,刻意扩大渔网的孔径来让幼小的鱼儿存活;诺邓的山民依然相信邓盐是大自然给山里人最珍贵的礼物。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