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故事

雅赋网 > 情感故事 > 口述故事 > 正文

母亲

时间:2010-12-10  阅读:689  作者:梓骁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还有妹妹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一座小木屋,像是一片在风浪中摇晃的树叶;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像是满脸皱纹的老太婆;还有几亩薄地,像是寡妇苍白的脸。这就是我们全部的家当了。

在狂风乍起,大雨倾盆时,屋子便像是一叶在惊涛骇浪中的扁舟,摇晃不定,还发出咯吱咯吱的细响。这时,雨便也从瓦缝里溜进了屋里,在地面上砸出了些小酒窝。我和母亲一边忙着收拾屋子,一边忙着舀钻进屋子里的水。

到了收获的季节,几亩薄地上便有了鲜亮的蔬菜。火红的西红柿,嫩绿的小白菜,紫色的茄子……这不用说,全凭母亲一双勤劳的手,种出了收获。

母亲又忙着摘下它们,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飞快的向城里跑去。母亲种出的蔬菜,一天总能卖光,这时,我和母亲便也有了灿烂的笑容。

母亲总是小心翼翼地计划着家里的一切开支。为了我和妹妹的学费,母亲总是想了又想,尽量把一些不必要的花费节省下来。哪怕是一分钱,母亲也总是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才决定是否花去。

我在学校里也很刻苦,每次考完试后,总能拿到几块钱的奖励。我便给母亲买了几斤白糖,剩余的就交给母亲攒着。这时,母亲脸上就挂满了微笑。

而后,母亲就用省下的钱买了一辆架子车,推着它进城卖菜。快放学了,母亲便推着车子回家给我们做饭,不管菜是否卖完。母亲说不能让我们饿着。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母亲却吃着玉米糊糊。

在城里卖菜,城管随时都可能出现。这时,卖菜的都推着车子飞跑。而其中的一个,就是我的母亲。

母亲卖菜虽说多少能挣一点钱,但随着我和妹妹学费的飞涨,再加之物价的提高,家境也日渐窘迫。这时,母亲就把生活费用降到了一个很低的水平。一个月我们三个人只有80块钱。有时,我们上山砍些柴,卖了,买些盐、油。母亲也出去做些钟点工,勉强挣点钱维持生计。那一年,母亲36岁,我13岁,妹妹10岁。

母亲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天黑后才回家。母亲没日没夜的操劳,夜里还编织一些小东西,拿到城里去卖。就这样,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日子。我们从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我们坚持着,守侯着,等待着,追求着 ,拼搏着……

就在那山间的小木屋里,一盏孤灯伴着我们走过了春夏秋冬。就在那时我就有了一个念头:为了将来不再过这种凄苦的生活,我必须挺住,就算是饥寒交迫,我也必须咬紧牙关。

那一年,我进了县重点高中,妹妹也进了一所重点初中。在那里,我们又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次旅行。那一年,母亲39岁,我16岁,妹妹13岁。

母亲依然推着车,风里来,雨里去。我和妹妹是母亲的依靠,母亲是我们梦想的双翼。母亲总是鼓励我们:“孩子,好好学习,不管家里多困难,妈都会为你们撑着。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可不要让妈失望……” 母亲的话时刻都在我的耳畔回荡,它伴着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那年,我上高三。村里发了一次大水,地里的蔬菜都被那无情的大水冲得“尸骨无存”,比女人擦过脂粉的脸都还光。那可是一家人的希望啊。母亲没有哭,妹妹没有哭,我也没有流泪。这又有什么可怕的?我决不会低头。我咬紧了牙关,减少了自己的生活费,一天由原来的5块减少到了3块,再由3块减少到了2块。 学校发的奖学金,我都交给了母亲攒着。周末,我就到工地上拣工人们用过的水泥袋子,8分钱一个。那一年,我18岁。

随后,我进了大学。母亲的双手依然没有停歇。她仍在用手诠释着一种生命,一种希望。那一年,母亲42岁,我19岁,妹妹16岁。

母亲伴着我们走过了一年又一年,而在这些年月里,母亲总是在用她的双手为我们撑起了一方绿色的天空。虽然生活很是艰难,但我们却生活的很快乐,因为有母亲在我们的身边。

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相信:未来的天空一定很美丽,因为,因为有母亲在我们的身边。

相关专题:母亲 我们 妹妹 生活

上一页
1/2页
下一页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口述故事情感文章情感美文情感日志爱情文章亲情文章友情文章优美文章经典文章情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