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小院总是那么安静。尤其是到了夜晚,鸡鸭牛羊都在它们的安乐窝里睡熟了的时候,月亮便悄悄地爬上了院子的矮墙,窗前桂花的影子就越发的显得暗淡了。
母亲喜欢月夜的宁静,尤其是在夏夜。每到月上梢头的时候,母亲便搬来两个矮矮的小竹凳,放在桂花的花影儿里。一大一小的两个身影,便融进了溶溶的月色之中。赏月,听蛐蛐儿的鸣唱,看桂花的斑驳花影,听母亲讲那些或甜蜜或心酸的故事。我的精神世界里总是盈满了月夜的温馨,可我也分明看到,那些讨厌的银丝却悄悄爬满了母亲的鬓角、额梢。
还记得母亲抱我在月下。月影婆娑,映着她的丝丝银发。我闭着眼睛,似睡非睡。但我总是能听到母亲在对我低低地默念一句话“妈妈就是把骨头碾成了渣儿,也要供你念大学。”我只记得母亲说“供我上大学”时带给我的鼓舞和憧憬,但我当时却没有体会出母亲前半句话中的个中心酸滋味。
贫困家庭的孩子,记忆中可能会留下一些痛苦的回忆。父亲不在身边的那些日子里,我孤独、无助、害怕。尤其到了漆黑的夜晚,黑暗便会紧紧地攫住我幼小的心灵。此时,母亲便把我搂在怀里,温暖我,呵护我。给我留下了童年最温馨的回忆。
可我的母亲啊,为了她心中的那弯明月,却任由那些皱纹爬满了她的脸庞。
又在一个月圆之夜,我突然重病。母亲千里迢迢赶到了我就读大学的那个城市。母亲没出过远门,家里的县城她都很少去。可这次一路的火车、汽车、公交车,看着母亲满脸风尘仆仆的汗水,看着母亲风霜雨雪染白的头发,我能猜想母亲怎样艰难的走过了这千里焦灼的路。
在医院里,我不知道我的病还能否彻底痊愈。曾经,我一度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我不只一次地对母亲哭诉我们母子命不好,生活刚刚有了盼头,可我却再次让母亲失望了。我痛哭,母亲也默默垂泪。当我哭累了,困了。母亲总是为我擦干双眼,并充满信心的对我说:“你一定会好,一定会好,放心吧,一定会好。”
我不知道母亲当时为何如此的坚信。愈后,我问母亲其中的缘由。母亲便故作神秘的对我说“因为我懂得月亮,人生就像月亮,盈满则亏,亏满又盈。”
母亲的月亮啊,在她最艰难的那段日子里,却教给了她一种哲学。
如今,工作后的我远离了故乡。我们母子只能天各一方了。
每当月圆之夜,我总喜欢拉开窗帘,让那溶溶的月光尽情地洒向我的小屋。那点点的荧光,滴滴的温情,总会慢慢浸透我的心胸。
此时此刻,我的母亲,也会在桂花下赏月吧。我想。
有一次,我在电话里问母亲:“您自己在家里孤单不孤单。”
母亲说:“不。”而且,口气非常坚决。
有一次我回家,那晚,正是一个月圆之夜。吃过晚饭,母亲便在月下插上三炷香,虔诚的磕头拜菩萨,口中还一直默默念诵。后来,又硬拉着我在菩萨跟前磕了一个头。我问母亲其中奥妙,她只笑笑,不答。
故乡的明月,在我心中,你是属于母亲的。
每当墨色的夜空悬了那一弯皎洁的莹光,我便仿佛看到了母亲的那双眼睛,温情中、又饱含着希望。
后来,我时常在月下猜想,母亲那天在月下的祷告,究竟是什么。
现在,虽然没有得到母亲亲口说出的答案。但我心中却隐隐的知道,母亲又是为了她心中的另一弯明月。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