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

雅赋网 > 文章阅读 > 励志文章 > 正文

德庆三下乡第三日:午后寻艺觅温情

时间:2025-08-01  阅读:7  作者:岭师同心燃梦
2025年7月8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三下乡摄影组未被上午的挫折浇灭热情,队员们顶着烈日,我们先后探访欧广勇艺术馆与德庆博物馆,沉浸艺术与历史长河,继而奔赴3号集市,在烟火气中追寻手艺传承的温度。

我们踏入欧广勇艺术馆,墨香漫溢的空间如艺术圣殿。四壁悬挂的书法作品风格迥异:或笔锋刚健如金石铿锵,或行云流水似清风拂卷。每幅作品皆是欧先生以笔墨书写的人生体悟,线条间饱含文化底蕴。

成员们四散拍摄。我驻足丈二草书前,奔放的墨迹如江河奔涌,镜头精准捕捉枯湿浓淡的变幻,纸张仿佛传递着创作者落笔时的激情。同伴们低语交流,眼底闪烁惊叹。这一刻,我们触摸的不仅是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脉的千年搏动。

文物里的城市记忆 德庆博物馆内,文物静静述说着历史。青铜展区中,兽面纹方鼎凝铸三千年前的威严;陶瓷长廊里,从朴拙陶瓮到莹润青花,铺开泥土涅槃的史诗;民俗场景复原区,蜡像与街肆重现昔日市井,令人恍若穿越时空。镜头记录下锈迹斑驳的纹饰、釉色流转的光影,将器物承载的文明密码悉数封存。

集市里的传承温度 转入喧嚣的3号集市,吆喝声与果香交织。摄影组敏捷捕捉市井百态:老妪指尖轻抚番茄的专注神情,孩童在糖画摊前踮脚的烂漫笑靥,皆被定格为鲜活的生活诗篇。

寻访良久,终在角落发现制作黄瓜榨的老爷爷。翠玉瓜条在竹匾中散发清冽咸香。老人眼中含笑,讲解祖传工艺:“选瓜要挺直无疤,腌制凭手感控盐,北风天晾晒方得脆嫩。”他轻弹辨音,皴裂掌心与利落动作尽显六十载功力。镜头聚焦他眉宇间的郑重与谈及食客赞赏时的自豪——传统手艺在烟火中的坚守如此动人。

采访间,邻摊阿姨探身询问。得知我们是下乡学生,她竖指称赞:“走千里学老手艺,好青年!”临别时硬塞来一袋红艳荔枝:“德庆水土养人,记得讲好我们的故事!”清甜果实入手,这份朴实的善意成为奔波日最温暖的注脚。

光影镌刻的成长印记 暮色中满载而归。艺术馆的墨韵、青铜器的威仪、老爷爷那竹匾间的翡翠瓜条、阿姨递来的红荔枝——这些交织文化厚重与市井温情的画面,已沉淀为青春的宝贵刻度。当夜整理素材时,镜头里的每一帧光影,都在提醒我们:用真诚丈量大地,以光影传递温度,正是此行最深刻的修行。

相关专题:艺术 光影 镜头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文章大全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