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精神饱满地从住处出发,步行前往德庆文化馆。心中满怀对采访文化馆领导人的期待,渴望了解德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特色民俗活动组织等深层信息,挖掘那些被岁月珍藏的文化宝藏。沿途,大家热烈讨论着可能见到的文物文献,仿佛已置身于一场文化盛宴的入口。
然而抵达文化馆时,现实却给了我们沉重一击。联络人员满怀歉意地告知,因未提前预约,原定采访无法进行。瞬间的失落凝固了空气,笑容在脸上僵住,难以置信的眼神交织着沮丧。有人紧握拳头,有人无奈摇头,我手中的相机也觉沉重,不知该记录这失落的瞬间,还是同伴们努力调整情绪的模样。
短暂的沉默后,我们迅速围拢商议对策。经讨论,决定尝试与文化馆领导人面谈,争取新的采访机会。在联络人员陪同下,我们怀着忐忑说明来意,诚恳表达了对德庆文化的热忱与深入了解的愿望。领导人为我们的真诚所动,最终同意下午3点接受采访。尽管计划被打乱带来焦虑,但转机让我们重燃希望。
为了不虚度上午时光,我们果断调整方向,跟随另一小组前往特色竹篙粉店采访。这道承载着德庆饮食文化与情感记忆的美食,是我们探究当地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我们期望通过店主,了解其制作工艺、历史渊源及在地方饮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店内米香四溢,食客们正品味着美味。店主热情招呼我们落座,笑容朴实。但当我们表明采访意图后,情况急转直下。店主态度转淡,回答含糊,眼神中透出警惕与抵触。尽管我们尝试多角度引导,希望他分享竹篙粉背后的故事,对方却始终不甚配合,仅作简单应付。时间流逝,采访陷入僵局。面对无奈,我们只能够带着遗憾草草结束。
上午的行程在波折与失落中告终。归途沉默,疲惫与沮丧萦绕心间。但我们都清楚,这只是实践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这段经历虽不顺利,却带来深刻领悟:基层实践中,每个环节都需周密筹备,细微疏忽或致全盘受阻;与采访对象沟通时,更需注重方式方法,尊重其意愿与感受,方能建立信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我们整理着上午拍摄的素材——那些失落的瞬间、无奈的神情,都成为镜头下最真实的记录。我们相信,这些挫折与反思,终将沉淀为三下乡实践中最珍贵的财富,激励我们在未来的探索中更加坚韧,用镜头与文字持续讲述基层的生动故事。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