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雅赋网 > 短篇美文 > 短篇小说 > 正文

在白色恐怖下的宜宾城七十八

时间:2025-04-18  阅读:2  作者:边江

敌人站在他四周。有一个提着大刀的刽子手在他身下站着,在等着早点把他处死的命令,四周围站着一片民众。

李家勋依然心里平静,面对即刻到来的可怕死亡,他没有一丝的惧怕,这是一个共产党人需要为他革命人生做出被杀头的时刻。此刻他想在死前,把自己想要说的心声,向站在四周一大片不知真相的人民知道。他大声说道:

“我的乡亲们,我是李家勋。我是共产党员。为了全天下的劳苦大众,我投入到中国最伟大的革命事业中来。我对于马上被处死,没有一点缺憾,为了人民,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死非常甘愿。我的乡亲们,你们一定记住:一定要起来,打倒推翻反动无能的国民党统治,只有打倒了了他们,你们这些苦难的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才能不再受这些恶毒的反动派的摧残。这个不公平,不合理的旧中国必要被推翻。我已经等不了那一天了,我就要去死了。我的乡亲们,你们要记住,共产党人是不怕死的,是杀不绝的,反动派再强大,也阻挡不了自己必将走向灭亡的命运!”

停了一下,李家勋喊道:“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李家勋神情自如,不像是一个要受死的人。他当着人喊完了后,才走下凳子,说了一句:“动手吧!”

你能看见他分外坚定威武的身影和脸庞。

一个刽子手,从后面举起大刀,朝背站着的李家勋的颈子砍下去。

顿时,李家勋的人头落在地上,溅些血在地上,他建壮的身子一下,扑倒在地上,当场死了……

我们需要写出今天的日子一一一1928年3月19日

二十

和李家勋在合江门往北上的岷江船边告别。中共宜宾地下党负责人郑佑之和几个同志一起上了船,去了宜宾西北偏远的山区一一一宜宾县大塔。毫无疑问,这个地方如远在深山里的闻不到城的气息的古旧之地!

要让中国革命最终成功,除了在城里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外,还要去广大的农村开展暴动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的特点。下午,郑佑之和几个共产党员下了船,到位于宜宾西北最偏远山区的大搭。这里农村的农民,一两百年来,受到了那里的地主和土豪的无情剥削,这些散失了人性的如血吸虫的

地主和镇上的反动官员、驻军早就紧密勾结一起残酷地压榨这里的苦难乡民。

到了这里,郑佑之和他带去的几个共产党员,与当地农村的有觉悟的农民秘密地建立了农会,和赤卫军,他们在村里,唤起民众的反抗意识。在建立了赤卫队时,都是由村里的有为青年29岁,28岁的张海云,刘家亮当正副队长。

本村的19岁党员吴锡潘,更为积极。

……

“郑书记,我们农会要收粮,大地主张子午张子善反对。”有一天,

19岁的年轻共产党员吴锡潘到郑书记所在的朋友家里,对郑书记说。

“这场斗争,一定要坚决开展下去,这对这里的人民有积极的意义。”郑佑之说。

“我知道了。”

“小吴,你回去,注意两个地主张子武,张子善的动向。还要跟张队长,刘副队长多商量,并及时来报告我。”稳重的郑佑之说。

然后,吴锡潘就走了。

9岁的年轻共产党员吴锡潘是宜宾县月波场人。他参加过宜宾人民反对大汉奸李博恒从英国把油运到宜宾的斗争。他亲自上船,把船上的煤油桶推下长江里去,

受到了党团组织的关注,后来,由陈荫农就是宜宾城解放成为宜宾市长的陈林介绍加人共产党。

他在重庆331惨案后(就是国民党在412对上海的工人,共产党进行屠杀前的重庆反动派对革命共产党人的残杀的事件),到了农村。进行农民运动。

现在,他在大塔,由于他努力,大塔的农民组织成立了,附近一些县、镇也有农会了。

……

几天后,19岁的共产党员吴锡潘,匆匆来到在朋友家的郑佑之。

“郑书记,昨天九月三号,村里的人抢了大地主张子武的粮仓,还把他的粮仓烧了。”

“很好。”

“我听村民王伯尚说;他亲自看见大地主张子午出村去了。”

“小吴,他想干什么?”郑书记问,他觉得这事值得警惕。

“我觉得他到大塔镇喊那里驻军唐思进去了。”

郑佑之明显感到:村民的行动已经使大地主张子午去喊军队去了,一场对村里的革命暴动进行疯狂反扑的大战要来了,可是,他想:现在还不是暴动的时候,但是,如果我们共产党人不能审时度势,我们的暴动就被敌人镇压,我们的老百姓就会遭殃。对,必须马上成立暴动指挥部。

相关专题:宜宾 恐怖 白色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文短篇心情短文精美短文短文摘抄英语美文青年文摘读者文摘杂文精选短篇小说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