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茶香
我以前不爱喝茶,也没有喝茶的习惯,当然就更不懂所谓的茶道了。我的老家虽然在适宜茶叶生长的江南,但家乡并没有人种茶,我们家乡人喝的茶都是到集市上买的,为了省钱,母亲总是在茶叶上市时一次性买上一大包,够喝一年的。所谓茶叶,应该说茶叶梗更确切些,是市场上最便宜的那种。记得我小时候,我家人口多,所以一到夏天,母亲便在一个硕大的茶壶里满满的灌上一壶烧开的水,然后撒一把买来的那种茶叶。初喝时有一种涩涩的苦味,几天后大概是味蕾适应了,好像又离不开这种味道,也许这就是茶的魅力。由于我家的茶壶比一般的人家的茶壶大,小时候的我会经常不小心因为扳茶壶倒茶的时候,力气不够而使得茶壶上的茶盖滑落下来,摔个粉碎,几次为了喝茶挨打。有次刚好被干完农活回来的父亲看见,伴随一声霹雳般的断喝,在我头上来了一记重重的‘毛栗子’。从此在我的童年里留下了对茶的那种敬畏。后来为了省心,我渴的时候总是用水瓢在水缸里来一瓢凉水,一饮而尽,往往比喝一口热茶来的痛快。久而久之,仿佛成了习惯,一直过了许多年,我依然没有饮茶的爱好。
但二十几年前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对茶的看法,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喜欢上了喝茶,尤其是那种加了茉莉花的花茶。
记得那年好像是在七月的一天,我陪我四叔去闽北的一个山里。现在我已不记得具体什么地方了,好像是在蒲城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年我也就十六七岁,四叔比我大了一轮,不满三十,在村里是个出了名的帅小伙,其实那时四叔已经是个远近闻名的人物了,在村里四叔读书最多,才情最好,加上老孺皆爱的好人缘,四叔深受大家的喜爱。我也很爱和他在一起,在众多侄子、侄女中,他也最喜欢我了。在我们农村,一般二十出头的男人就会找对象,或者家里帮忙张罗婚事。不知什么原因,四叔一直没有找对象。像他这种年龄在村里没结婚生子是极少的,除非是弱智或者残疾的男人,有些风言风语便不时在村里传散,有说四叔挑花眼了,以后越挑越花;有说四叔在外有人,喜欢瞎混;更有甚者说四叔身体有毛病……种种猜测传到爷爷奶奶那里,把爷爷奶奶急的团团转,为了张罗四叔的婚事,爷爷动用了扁担,然而四叔仿佛是头犟牛一样,再也拉不回来,不管介绍什么样的对象,就是不答应。奶奶不知流了多少泪,时间长了,也就随他去了,渐渐不管他了。那些年和四叔去闽北的山里,我才知道四叔不找对象的原因,也是我家唯一知道真相的人,我答应为四叔保守秘密,直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
我家离那个闽北的县城很远,我们来到县城里的第二天,天还没亮就坐一辆破旧的中巴车进山了,车子在山里颠簸了六七个小时,才在大山深处的一个小镇停了下来,我们在镇上吃了中饭,四叔买了一些干粮,又催着我上路了。来时四叔是说来找一位好友的,我问了多次有关那位好友的情况,四叔不肯多说。只知道四叔好友的家,还在大山的深处。从下车的小镇去那里,没有其他交通工具了,只能步行。一条崎岖的山路淹没在一片竹海里,这里的毛竹又高又大,又盛又密,几乎遮住了天空,在竹叶的空隙中斑驳的投下几缕午后的阳光,让我们还能看见前行的路。偌大的山仿佛就只有我们两人,除了空山的鸟鸣,静的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说实在的,第一次进这样的大山,我还真有点害怕。四叔好像看出了我的窘态,为了分散我的注意力,和我聊起了有关他与这座大山的故事。原来四叔五年前就来过这里,四叔以前做过小货郎,在闽北一带赶过墟,走乡窜镇的去过好多地方,有次偶然的机缘,四叔来到这座大山深处的小山村。从四叔说起小村时眼中流露的神采,我知道小村给他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其中的故事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小村应该很小,十几户人家,宛如大山里袖珍的世外桃源,村里人过着自给自足、有些近乎原始而又平静的生活,他们的主要收入是靠圩日里去集市上卖些山货和刚采摘的新茶,顺便买些生活日需品,他们平常很少走出大山,也很少和外界联系,更不用说通信有无了。四叔那次也是从我们下车的小镇进山的,因为错过了出山的时间,后来就借宿在那座小村里。村里人民风淳朴且又热情好客,四叔就是那次才结识了那位好友,又因为好友在村里小住了一段日子。回想起当年的往事,四叔显得异常兴奋,我能看到他流连在眉宇间的温情和洋溢在脸上的幸福。因为对小村有了些了解以及对早点看到小村的渴望,我忘记了疲劳和恐惧,脚步也变得轻快了起来。
我们走了大概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四叔欣喜的告诉我,快到了。转过山梁,几间破败的残垣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能想象的世间最大的失落,莫过于四叔当时的表情了,四叔口中描述的和我脑海里想象的那宛如世外桃源的村子,已经不存在了,剩下的是一堆瓦砾和断墙,无声地躲在一片茂密的杂草中,那偶尔从那片废墟里探出的一根橼木,就像位将要咽气的病人呼救时无力举起的手臂,显得异常刺眼和悲哀。远远能看见的几垄茶叶树,因为长时间无人管理,树枝长的有些失控地向四周蔓延。几株残败的茉莉花被压在一片石砾里,在石块和泥土的缝隙里挣扎的开着几朵幽香的花,像是向过往的行人诉说些什么……四叔在那个地方呆了好久,他像一位失去理智的人一样,疯狂地在每一处断垣四周搜寻着什么,如同一位破案的专家一样不放过一丝有用的痕迹,直到天色将晚,才依依不舍的带着我走下山。我们到达山那头的小镇,天快晚了,四叔让我去不远处的一间小茶馆里小憩片刻,自己去小镇找我们晚上住的旅社了。
那间简陋的小茶馆成了我今生永远难忘的回忆,也让我从此爱上了喝茶,那也许是我到现在为止喝到的最香最好的茶了。一毛钱一碗,不贵,添水不加钱。也许是走了这么久的山路,口渴的缘故吧,我喝了一大碗,添了三次水,现在知道,当时喝的就是现在享有盛誉的、有‘’碧潭飘雪‘’之称的闽北茉莉花茶了,店小二是个十来岁的腼腆小伙,不爱说话,每每问他,都报以好像略带羞涩的微笑,茶水香气浓郁、口感柔和、不苦不涩。茶中加花,而且是清香怡人的茉莉花,真的是第一次喝这样的茶,仿佛一天的舟车劳顿、长途跋涉带来的困顿,都在这茶的甜郁、花的馨香中烟消云散了。直到四叔找到歇脚的旅社,我才不情愿地随四叔离开,我极力盛赞了茶水的甘洌清醇,建议四叔也来一碗,四叔好像还沉浸在访友不遇的失落中,哪有心情喝茶,在门外招呼我一声就走了。
第二天我们在小镇又盘桓了一段时间,我们沿镇寻找了一遍,想遇见那位山中小村的故友,却没有如愿。
我和四叔回到了家中,四叔好像变了一个人,往日的阳光、青春在他的身上不见了,他变得有些迟暮和沧桑,而我依然恋恋不忘的是那来自远山的茶香。
第二年茉莉花开的时候,四叔又约我同去闽北,我欣然答应,我又想起了小镇的茶馆了。和上次有所不同,路上四叔更多的是沉默,少了一份欣喜。我想他是担心人海茫茫,再也寻不见那位知交故友的缘故吧,为了安慰他,我说其实你也不必自责了,你有心不远千里过来寻友,足见你的待友之心了,如若有缘,还是能遇见的,如若无缘,也可长相忆呀。然而四叔毅然决然的说,他一定能找到好友,好友一定会等他回来的。四叔随后向我全盘说出了当年的经历,我也第一次闯进四叔的心扉,知道了他那段哀婉的情感。
原来四叔千辛万苦要寻的好友是一位叫‘云莉’的女子,四叔在小村借住的那段日子,他俩相恋了,在魏巍群山、茉莉花丛,他们私定了终身,有了一个美丽的约定。因为云莉家中父母体弱多病,而且有两位弟弟还未成年,所有照顾家庭的重担都压在她的肩上,云莉放心不下。所以他们相约五年之期,到那时,云莉的大弟弟已经十八了,最年幼的弟弟也有十四岁了。五年之后在茉莉花开的季节,云莉答应和四叔走出大山,回家成亲。
从四叔的眼中,我看到了他对云莉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思恋,同样我也能感觉到那位从未谋面的女子,一定是位温婉清丽的、深爱我四叔的好姑娘。
然而天不遂人愿,去年在他俩的五年相约之期已到的时候,我和四叔在茉莉花开的时节,来到大山,看到的是让人心痛的场景。小村不见了,云莉也不知去了何方?到现在,我才能体会到在过去的这一年里四叔经历了怎样的煎熬。
知道了四叔的心境后,我不再劝阻他不要继续寻找,我最大的心愿是期盼会有奇迹出现,有时突然间他们就在山里的某个小镇偶遇了,那我的四叔该多开心呀。
但有些现实就是那么残酷,那年我们不但没遇到云莉,而且连当年的那片废墟也不见了,都已经淹没在一片水域之中。我们寻遍了附近的小镇,求助当地管理人口户籍的有关单位,也没有丝毫关于云莉的消息。最令人沮丧的是,连去年我喝过茶的茶馆也不见了。我为四叔的失望和不甘感到难过,同时也为不能去当年的那个小茶馆,再喝一次茉莉花茶感到遗憾和不舍。
我为四叔一直保守着那份秘密,而四叔也一直在人前强颜欢笑,尽管后来人们对他有很多恶意的误解和善意的劝阻,尽管我经常安慰四叔,或许那位叫云莉的女子在双方不可能再见面的情况之下,早也和他人结婚生子了,或许云莉现在过的比我四叔还更幸福,也未可知。那样的话,已然时过境迁,又何必痴痴守着那份不确定的承诺呢?但四叔始终信守那份约定,依然故我,过一个人的日子。他的世界其实连我也不懂。
在往后的几年里,每当茉莉花开的时节,四叔都要去闽北的远山,寻找那份虚渺的真爱。有些时候,我有空就陪他一起去,没空四叔就一个人去,这一寻,转眼就过去了十年,人生有几个青春年少的十年呀!我为四叔的执着感到叹惋!每当四叔出发的时候,我都会默默为他祈祷,希望他能了却这桩凄美的夙愿。然而每次四叔都是郁郁而归。
在四叔最后一次去闽北的时候,我陪他一块上路了。四叔已年届不惑,身体不是太好,我担心他一路艰辛,执意要去陪他。同时我也想好好劝劝四叔,解开心结,放下那份寻不见的情感。
所以那次闽北之行,我也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和希望,我想让四叔散散心,虽然四叔一直催促赶路,但我还是刻意放缓了寻找的脚步,一路游玩。
在县城车站下车后,我建议住宿一晚,在县城转转,第二天进山。四叔拗不过我,只好答应。以前都是匆匆而过,这山里的小城还真没顾得上看看。我们在车站旁边住了下来,趁时间尚早,决定逛逛县城。转过车站,迎面竟然发现了一家不大的茶馆,我和四叔停下了脚步,我似乎闻到了那股久违的清香,‘淡雅轻盈香韵远’,对!这应该就是那来自远山的茉莉花茶的茶香吧。四叔在茶馆的门前楞住了,顺着他呆呆的目光,我看见那块悬挂的店名牌匾----‘思远茶铺’。我明白四叔发愣的原因了,这是一家和四叔同名的茶铺呀。
我们快步的走进茶铺,茶铺不大,但显得小而不挤,零而不乱,茶具虽旧,却被擦洗的异常干净,店里的每个摆设都那么恰到好处,店主应该是个手勤心细的人。整个小店充满了一股淡雅清芬的味道,还没坐下喝茶,就让人感到神清气爽,十分的舒畅。
店家为我们上了一壶茶,这正是我十年前第一次喝到的,那个藏在远山之中的小镇的茶馆里,我喝的茉莉花茶呀,一样的香气鲜浓、纯正持久,一样的滋味醇厚爽口,不同的是当年略带羞涩的小男孩已经变成了一个身材伟岸、相貌英俊的大男人,但我还能依稀看到他当年的一些影子。我向店主求证,没想到真的是那家茶馆。店主也因此和我们亲切地攀谈起来。
原来他就是那山里的人,我们去后的第二年就搬到县城来了。怪不得后来我怎么也找不到这家茶馆。没想到寻寻觅觅近十年,这得来还真是全不费功夫。
后来,我们知道了更多的东西,那些年藏在大山里的秘密,那些年苦苦的追寻以及最终让人心酸的结局,在那家清雅的茶铺里,一切的一切,都有了让人唏嘘的答案。
店主就是我们寻找十年之久的云莉的二弟!从二弟的口中我们知道,他的家乡十多年前由于山里修建水库,要求他们那十几户人家搬迁,由于人口不多,就由当时的施工单位负责安置他们,大部分人都跟随建筑单位做了临时工,随单位四海为家,这对于呆在山里的人来说,无疑是人生的一次幸福的转折。云莉的大弟和父母去了建筑队,而云莉却一直不愿离开大山,不顾大家的劝阻和反对,就在大山那头的小镇开了家茶馆,云莉父母担心云莉一个女人过于孤单,就让她二弟陪她一起照顾茶馆。二弟后来知道,姐姐是为了等待一个叫‘思远’的男人,而放弃了离开大山的机会。这么多年,姐姐一直相信这个男人一定会来找她,哪怕山上的家毁了,找不见一丝踪迹,那个人也会想办法找到她的,只因为那一句一生的承诺。
多么天意弄人,命运和他们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那天我和四叔去大山的小镇时,刚好云莉生病在镇医院住院。平常云莉一刻不会离开茶馆的,生怕错过一个路人。就这样擦肩而过,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因为不知道四叔家里的详细地址,云莉在小镇边开茶馆边等四叔,过了一年多,有人建议她到人流集中的县城车站边去开茶馆,那也是进山的必经之路!这样遇见的机会会大一些,云莉听从了别人的建议,来到了县城车站的后街,租了一家小店铺,还特意请人写了‘思远茶铺’的牌匾,就是想引起四叔的注意。可是每一次我们都是晚上赶到城里,一早就急着赶路,谁也没注意有一间这样的茶铺呀。
我看见了四叔盈眶的泪水和颤抖的嘴唇,当从二弟口中得知他姐云莉已在半年前因为相思成疾不幸去世的时候,那个一惯在人前不肯轻易动情的四叔,那个大山压顶也能挺直腰杆的四叔,再也控制不住喷涌的泪水,失声的啜泣起来,他把头埋在双手之间,我赫然发现他原来满头的黑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半白……
回来后的四叔变的越来越苍老,好多年来没有走出自责的阴影。转眼又是十几个春秋,四叔依然孑然一身。他在自家的后院也栽了十几株茉莉花,后来在我们的镇里开了一间叫‘云思莉远’的茶庄,专卖那种来自远山的茉莉花茶,而我成了那里的常客。
最近我看了一篇有关茉莉花茶来历的故事:传说是在很早以前北京茶商陈古秋所创制,陈古秋为什么想出把茉莉花加到茶叶中去呢?据说有一年冬天,陈古秋邀来一位品茶大师,品茶评论之时,陈古秋忽然想起有位南方姑娘曾送给他一包茶叶未品尝过,便寻出那包茶,请大师品尝。冲泡时,碗盖一打开,先是异香扑鼻,接着在冉冉升起的热气中,看见有一位美貌姑娘,两手捧着一束茉莉花,一会功夫又变成了一团热气。陈古秋不解就问大师,大师笑着告诉陈古秋,说那茶乃茶中绝品‘报恩仙’,他也是有所耳闻,从未得见。问陈茶是谁送的。陈古秋就讲述了他去南方购茶,在住客店时遇见一位孤苦伶仃的少女,那少女诉说家中停放着父亲尸身,无钱殡葬,陈古秋深为同情,便取了一些银子给她,并请邻居帮助她搬到亲戚家去。今春又去南方时,客店“茉莉花茶”的老板转交给他这一小包茶叶,说是那位少女交送的。当时未冲泡,谁料是珍品。大师又说,要制这种绝品一样的茶要耗尽人的精力,告诉陈那个送茶姑娘可能他再也见不到了。陈古秋说当时已问过客店老板,老板说那姑娘已死去一年多了。两人不禁唏嘘感叹,大师对泡茶时出现的女孩为什么独独捧着茉莉花,感到疑惑。两人又重复冲泡了一遍,那手捧茉莉花的姑娘又再次出现。陈古秋一边品茶一边悟出:应该是茶仙提示,茉莉花可以入茶。次年便将茉莉花加到茶中,果然制出了芬芳诱人的茉莉花茶,深受北方人喜爱,从此便有了一种新的茶叶品种茉莉花茶。
有一天,在四叔的‘云思莉远茶庄’,我第一次亲自泡了一壶茉莉花茶,当热水冲开那几朵窨制吸香的茶胚后,一股浓郁的清香扑鼻而来,在冉冉升起的热气中,我像那位古代的品茶大师一样,真的看到了那位清纯美丽的云莉姑娘,深情款款地向四叔走来……
-----2015年8月30日修改于.上饶家中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