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逸一词似乎用于老年人,起码一般人的脑中如此,可是小学生也是一部分被忽略的安逸群体,为何?虽说功课如此之多,考试任务如此繁重,可是,小学生的生活却是单调到无趣,而最叫人惊奇的是,他们却不自觉。
小朋友从一出生的时候,便处于一种极度的好奇状态中,无论出于佛学的思想,抑或出于心理学中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一开始小朋友的自我与世界是非不开,准确点说,那时候对于一个小朋友还不存在自我的概念,非我与自我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因而对于世界的探索之于他们也是对自己内心的探索,即使到后来,他们仍是十分热衷于世界不知的领地的探索,无论在现实世界还是真理世界,这是一种天性的表现。但,作为天性,这却显得没那么纯粹,受迫于生活,小孩子开始忙了,来自于心里对不懂的恐惧,不知道如何获取食物,自从子宫出来,不知道什么地方是真正安全;自从离开了母亲的怀抱,不知道如何引起别人的关注;自从父母再没把他当做手心的珍珠后,一切一切对不知的探索成了自出生到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孩子们也喜欢这种探索。
然而,小学之中,对外界的好奇就渐渐被课本,老师之言所限制,接受别人现成的世界观,春天就变成的书本中所描述的那样死板,成语的教学地位逐渐提高就可以很明显的表现出这个问题。对于一个成熟的,有独立思想的作家,往往不屑于享用成语这样的语言快餐,一个“生机勃勃”就是春天的精神吗?很多人从小学到老可能不能领会这一成语的意思。每个成语就好像一个程序,根据程序员的需要去编写,成语中的感情是成语编造者所选的情感,中国不少成语来源于诗词,但普通人对于那些自己觉得已经懂得的成语,有多少人真正知道这成语的来源与初始情感,而小学开始,人就开始接触这些看似是文化的东西,之于人性的提高,不能说完全没用,只是效果甚微。正因为很多急于求成的教员(那些人最多只可以称为教员,教师之职非此等人可为),小学生无形中习惯带上了人造的锁链做人,这比尼采思想中灵魂蔑视的肉体这一锁链的破坏性更强,对人性的破坏。小学中,孩子们学会了安静地听课,学会了把手放在背后坐着,学会了一听到上课铃声就如乖巧的小绵羊似的回到课室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学会了带很多书本回家,虽然他们不知道为了什么,学会遵守规则在那阶段高于一切。当他们学会了一切可以禁锢天性的东西后,老师就会给他们一个高分,至于背后的空洞,小学生习惯了不思考。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员,在身体素质上绝对敌不过与之竞争的动物,譬如,一只看起来笨重的大黑熊也可以在3秒内跑出50米,而且不用像人类那样要求多好的跑鞋,多平直的跑道,失去思考的习惯也就是失去人可以存在于世上的最大优点,这样的人永远无法成为创造者,开拓者。面对大自然,他只可以躲在其他人为其所建好的碉堡里。在城市里的人,对于没有限制的动物都抱有一种莫名的恐惧,也许是天性,但这种天性太畸形了,人来自大自然本应与自然界的动植物相处,只会活在人类的世界中,不知道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我们在小学就慢慢习惯了这份安逸,还过得很开心,就如那一群朝三暮四的猴子在等待果实,等待别人的思想安装在自己的脑中。在小学,盲目背书这样有损思考的终身破坏性习惯开始在我们的心灵中圈地了。
背书
小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方式以背为主,老师上课也简单,将生字词发音,写法,大概意思说一下就开始让全班学生开始朗诵,下课前就会下背诵的任务,何故?简单,因材施教之于中国的大班制教学不是说完全不可能,只是对教师的水平要求太高,伯乐之眼非一般人可具,还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对于大部分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让学生背诵是他们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实际操作中,大多在职教师会忽略《教师心理学》中,学生学习的规律,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不仅如此,学生本身的思考缺失使之学习目的模糊,在小学,学生通常都以获得第一名为目的,看来十分真切,但是名次背后包含着什么,正如一首诗字面之下有什么意思,很多小学生根本不知道,每次听到那些学生的用心背东西的时候,我总是会觉得有点滑稽,也许这也是诗书带来的别样乐趣,在特定的时代。谈回背书,记得小学的时候,班里的小朋友非常热衷于比赛所背书的数量,至于为什么,大概谁也不清楚,那朗朗书声也就是一种心灵的慰藉罢了,也许就如龙应台的“幼稚园大学”一说相仿。在读书的日子,学生一直背一直背,并以数量去衡量文化。然而文化是什么,小学生不知道,中学生不知道,大学生不知道,路边的乞丐笑了,他是读书人,真正的读书人,如第欧根尼般的人物,笑着人们,如人们笑他一样;笑着时代,时代沉默不语,如一个犯错的小孩。背书也许可以背出好成绩,背出好工作,却永远背不出真正的文化,真正独立的思想。小学生就如此安逸地过着吧,等到背书无用的那天,他可能真正毕业了。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