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饮料公司最近做了一个广告,他先放了很多组破旧校舍,孤苦孩子的照片。然后出现了一行字:从现在开始,每购买一瓶xx,就为破旧学校捐了一分钱。
此广告创意最早来源于(如果我没记错)某纯净水的广告,后来陆陆续续有了一些广告出现了购买某某产品,就为某某地方捐了多少钱。但这个广告首次将受资助的对象清晰的放在了广告的开头,这忽然让我想起了鲁迅的一句话:“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不知道广告商是否也赞同呢,这是广告的一次“进步”。
但我心中始终有这样一个疑问:“这个饮料公司真的会履行自己的承诺,把钱捐出去吗?”我相信还有很多人会和我有同样的疑问。
细细追究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质疑,原因很简答,社会已经把它通过捐献得到的钱财通过不同渠道无情的挪用了,连红十字协会都出了问题,谁还敢轻易的拿钱出来施同情呢?
狼来了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过,“狼来了”听多了,也渐渐麻木了。曾经很多年前我们还会对马路上乞讨的人给予同情,但是当我们通过各种渠道知道了乞讨的衣服只是工作服,“下班”后有豪车别墅时,我们或许更多的开始痛恨自己的同情了,原来人家比我们还有钱!
我曾亲眼看见一个在我们学校门口经常佝偻着背,拄着拐杖,拿着破碗乞讨的人,也有无数的学生有着天真,善良,淳朴的本性来慷慨地帮助他。但是,在学校上课铃声一响,校门口空荡荡的时候,那位佝偻的乞丐立刻直起了背,拿着拐杖健步离去,估计还要赶下一场吧。
我承认我是一个很善良,也很心软的人,在父母亲属多次给我讲“乞丐”这份工作时,我仍半信半疑。但在这最后一刻,但我的双眼亲自看到了这样一幕时,我用善良,悲悯,同情建筑的道德大厦瞬间哄然崩塌,不可思议中夹杂着失望,浓重的失望。
而现在,想利用人们悲悯之心的不再是个人,而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我不知道这个饮料的成本是多少,市面上几元一瓶的售价而企业只拿出一分钱来,不知道是真舍不得还是让百姓感到一种假象,只有多买,才能多献爱心。
他用无数可怜孩子的生活,破旧的校舍,作为自己乞讨的外衣,仿佛穿上了这个外衣就能像个大乞丐一样博得无数的同情。但是,如果有一天大家发现上当了,恐怕就没有人会滥施同情了。
所以,请求,不要再利用大家的悲悯之心了,更不要再利用孩子那些纯真的眼神,不要再将那些孩子贫困的生活公之于众,更不要在这一幕幕可怜的画面后再设一个经济的链条。一旦百姓的眼泪足够,就会启动这个链条,在链条的终端,将有一个硕大的等待金钱的口袋,最终会鼓囊囊的。真不知道这样的伪善被拆穿时,该怎样收场。
请不要再利用人们的悲悯了!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