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雅赋网 > 短篇美文 > 杂文精选 > 正文

林黛玉的悲剧哲学

时间:2011-10-02  阅读:817  作者:me

当我在看《红楼梦》的时候,我像所有世俗的人一样,喜欢那个花容月貌,满腹诗书,深谙人情世故的蘅芜君。那潇湘妃子除了让我们佩服的才貌外,其他的人生态度似乎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甚至我觉得那一般模样,一字不识,却善解人意的花袭人倒比她更吸引人。而她,戏里戏外,都显得那么的冷清。

之后,我常常会想起那红楼梦中人,不曾记起那左右逢源的薛宝钗,更不曾想起那人见人爱的花袭人,就迷恋那悲愤性格造就了悲剧命运的林黛玉。想起那两个阴间小鬼说的:“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

林黛玉自小没了爹娘,寄人篱下,却也衣食住行,不必自忧。有时触景生情,心生思念,悲从中来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她却一生都沉浸在悲伤忧叹中,就有点不值了。尤其是为爱情的执着,直到悲伤沉沦。按她自己的想法:假如父母都在,或许便能了了这亲事;可如果父母把自己许给了哪个泼皮,那不更坏了。其实,林黛玉的爱情是她独有的,而她的悲伤却是大众的。然而,怎么就她一个人那么怨天尤人,悲哀缠绵,欲生欲死呢。像所有世俗的人那样,我知道林黛玉是不值得我们学习,不值得我们效仿的。她内向,虽是喜聚不喜散,却也不愿多去主动与人交流;她怨天,怨自己的生世,怨自己的处境;她悲观,凡事都往坏的地方去想,且越想越深,就越是悲心伤身;她短见,天涯何处无宝玉,如何就只缺这一块了。

除去才貌与林黛玉相似(应该说更胜一筹),薛宝钗在其他方面更是世俗人完美的标准。她前半生风光无限,不知后半世却如何。且假设也是为老小远近所敬仰的吧,家里的男人都能报国报家,而后儿孙满堂,而后乐享天年。

认识了这些人物,假如让我成为某人的话,我更愿意成为林黛玉。这样想着,所有世俗的劝告,所有世俗的教育,都不是我所能接受的。所有世俗的态度,所有世俗的价值观都不是我想拥有的。伊壁鸠鲁主义是我所追捧的,但我深知我想要的到底是康德的崇高。薛宝钗的风光无限是我所追求的,但我深知我怀念的是林黛玉的悲剧哲学。你且知那与人欢笑的兴致,却不晓那孤芳自赏的深沉;你且知那乐观能养身心,却不晓那悲剧的意义;你且知那生命的价值,却不晓那灵魂的魅力。常常的,我为自己是一个世俗的人而悲伤难过,自责。我被所有的世俗世事所迷惑;我被所有的世俗世人所诱导;我以为所有世俗的完美就是我所追求的。而最终选择了林黛玉的生命,而不被薛宝钗的生命所吸引,我想,我应该追求理性的需要,而不是感性的想要。

怡红公子说:这些俗物,林妹妹怎么会喜欢。我没有这种境界,但我为自己在追求这种境界而感到欣慰。

相关专题:哲学 悲剧 世俗 林黛玉

赞(7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文短篇心情短文精美短文短文摘抄英语美文青年文摘读者文摘杂文精选短篇小说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