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雅赋网 > 短篇美文 > 杂文精选 > 正文

杂谈中国传统文化

时间:2011-10-15  阅读:1443  作者:竹寺

尼采说,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他想孤独。那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皇恩浩荡的文化,它的实用是以皇天在上为先决条件的。中国为什么穷?穷就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这是一个渗透到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判断体系。太可怕了!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靠”字。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这是一个沉寂了几千年的文化属性问题,非几次新文化运动就能开悟的。

社会有层次,由来已久。社会层次的划分,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按社会职业划分的,另一方面是按人的类型划分的。为什么说人以群分,因为不同的人群,所显示的,就是不同的层次。古往今来,已经形成了一个固有的规律。存在社会空间,就必须面对人来人往。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现实的人间烟火怎么可以躲过去呢。所以,文化也有强势与弱势之分。强势文化造就强势,弱势文化造就弱势。佛教主张利和同均,仅仅是门户之见。没有竞争的社会就没有活力,而竞争必然会产生贫富、等级。此乃天道,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代价,无弱,强焉在?一个“强”字,弱已然在其中了。

弱势得救之道,也有也没有。如果强者在公开合法的情况下就可以做到杀掠,那么在不公开、不合法的条件下,弱势还剩下多大的空间。佛度心苦,虽慈悲,但人毕竟有物质的一面。如果主流文化能在弱势群体破格获取与强势群体期望更高生命价值的社会需求之间建立一个连接的纽带,或许更有积极意义。强势群体仅仅使用一般的竞争规则是不够的,主流文化应该对强势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构建强势文化体系,赋予强势群体更高的生命价值。当然,这首先是以不平等的为先决条件的。利和同均,不平等也在其中。

主流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改善社会关系的文化,如果人的行为首先是政治或宗教的需要,这种价值无疑也首先是政治或宗教的价值。当社会将道德价值全部锁定在政治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时候,个人的道德就没有价值空间了。这样既不利于鼓励强势对弱势的关注,也不利于社会整体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认为主流文化应该是强者个人决定的道德价值空间,无论功能记在哪一家的账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都应该是众生的福报。等级一直是我们社会文化的禁区,大家所以小心翼翼绕开禁区,是唯恐平等、尊严之类的东西受到伤害。

释儒道均是博大精深的学派,支撑着中华民族走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历程,是伟大的文明,但是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毕竟是以皇恩浩荡为先决条件的,文化讲的都是皆空、无为、中庸的理。以抑制个性而求生求解。当今社会发展到了市场经济的民主与法制,诸家学说也面临一个如实观照而与时俱进的课题,是传统还是传承,统则僵死,承则广大。

中国的政治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两者之上的,转变观念的要求 使两者都陷入了理论的真空,找不到着陆点。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是一句话: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什么是客观规律?归根结底也是一句话: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相关专题:传统文化 杂谈 文化 社会

赞(4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文短篇心情短文精美短文短文摘抄英语美文青年文摘读者文摘杂文精选短篇小说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