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雅赋网 > 短篇美文 > 杂文精选 > 正文

中国看客

时间:2011-09-07  阅读:2443  作者:

我是孤陋寡闻的,在今天之前,我不知道有这样一群冷漠的人被称之“看客”,而且是“中国看客”。

看客,顾名思义,以“看”为终极乐趣,以“客”为本质属性。

在“看”中,可以满足他们幸灾乐祸的欲望和心理,在自己不堪的窘境中和拮据的生活里找到一丝安慰和快活,典型的“苦中作乐”。更重要的是,不花钱,不犯法,所以,“不看白不看。”一般来说,大多数的看客是中低层的老百姓。在步行或骑车的上下班途中,经过人群密集喧闹嘈杂的事发地点,忍不住的停下脚步,用四两拨千斤的功力,在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墙中打开一道缝隙,左右蠕动肥胖的身体,拼了命的往里面挤,一定要看到,这才对得起满头大汗。看到一个老人躺在地上唏嘘些什么,或是看到房顶上老汉在嚷嚷着跳楼,或是几个漂亮的女青年在张牙舞爪的抄家伙挑事儿,看客们永远都是饶有兴致的,环抱手于胸前,看着、说着、站着、笑着……这种视觉冲击的享受是维也纳音乐厅的歌剧无法比拟的。因为他们的生活永远围绕的是这些关于老人、跳楼、打架的现实而丑陋的经历,这些东西更真实、更靠谱。歌剧、交响乐、芭蕾对他们来说,就如同山海关到嘉峪关的距离。如果说看客是刻薄冷漠的,那时代就无疑是罪魁祸首了。看客是无奈的,是时代造就了他们的麻木。从古代,君王喜欢用“斩头示众”来处决犯人,于是造就了一批爱看杀头、爱扔白菜鸡蛋的刑场看客。到近代,爱国青年喜欢用“游街示众”来明志向、抒情怀,于是成熟了一批爱凑热闹的街头看客。在现代,新闻要悲痛、轰动才有卖点,简单的交通堵塞、天气预报已经满足不了看客膨胀的心理,于是繁盛了一批记者看客。

在“客”中,没错,他们是一群“客”。来匆匆,三两个一群、四五个一伙儿,迅速就能包围整个现场,不逊于特种部队的速度;守得住,看客们的另一大本事是不着急,等的起,一定到最后才三三俩俩的散去;心够齐,虽然这些看客们都是来自不同地方,素不相识,但只要有一个人开始起哄,其他人就一溜烟的誓死跟随,让赶来维持秩序的警察们也无可奈何,一口难敌众口,这是的劝说早已被哄闹和鼓噪淹没了。

看客,究竟看客前面为什么会被冠上“中国”?中国看客,是典型的看客代表。不是因为人多,更不是因为鼓噪势力大,而是他们的劣性心理。中国看客喜欢比不好,要是我生活不顺,运气不好,那就得遇见个更惨更潦倒的倒霉蛋,心理才平衡,才舒坦。这或许就是滋生看客和壮大看客队伍的原因了。

相关专题:国客 生活 心理 歌剧

赞(12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文短篇心情短文精美短文短文摘抄英语美文青年文摘读者文摘杂文精选短篇小说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