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之前,就知道这是一个很大的地方;
来之前,就听人说,这里的人很精明。
在来的路上还在想,这里会不会是繁华下的精打细算,就像张爱玲的小说里,弯弯绕绕的巷子,弯弯绕绕的心思。
或许因为来时想的太多,到了反而吃惊的便少了。到了,看了,才明白这里当得起“传奇”二字,描述起来,也确然只有“夜上海”说它才像个样子。
白日里,人都卷在浪潮里,一波波的涌向的是捆绑的生活;晚上,就好的多,藏在绚烂一些的灯光里。不刺眼,却又亮堂,街边排档弄几个菜,几瓶啤酒,再叫上几个朋友,一天的日子便又有些“浮华”起来。
这也不过是我在那小镇上的风景。小镇在奉贤区,距离市区蛮远,也因为地租便宜、政府管得稍微松一些,很多工厂都在这里,连带着外来打工的人们都聚在了这里。走在街上,听听口音,不过两句,就知道这不是安徽人,便是河南人,或者四川,……,只是老一些的定居的房东是地道的上海人,说起话来还是,侬怎样,吾怎样的。
我来这里,也是为着暑假打工。想着或许一个多月,赚些钱,可以转转上海,可以去看看世人说着的上海,是怎样的“纸醉金迷”。倒也是打了工,倒也是一个月,却没有转到上海。
最远的,在上海去的最多的,不过是来时回时必坐的公交,必到的火车站。
此刻,还是很庆幸,有这两个地方,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夜上海。或者,恰如听过的一句话,有一种城市,力量一寸一寸隐在万丈浮华中,越是看上去风流倜倘越是骨子里坚不可催。
其实,我所听的只是这样的一句话:请给需要帮助的乘客让座。你若坐坐公交,不过几站,便会记下这句话。
去过不同的地方,坐过不同的公车,所听也不过是,“请给身边的老弱病残、孕妇让座”。
上海,让我记起这样的一个词:人文关怀。
也在上海的公交里,我看到了一个都市的涵养与广博。
这里的人,依旧是那个精明的样子,不在小巷子里,也依旧会转着玲珑的心思,过着旁人眼中“浮华”的日子。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