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考了50分的人会有考了150分的人一样的前程,或许那年我就不会去一中补习了。
补习时的班主任姓方,还记得第一节课上他对我们讲了很多话,内容大都已经记不清了,唯独印象深刻的一句是:“补习阶段仍是一个求知的阶段,它并不意味着对你之前路途的否定,而是对你未来人生的又一次历练,再一次创造”。全班六十多人在一间并不宽敞的教室里,周围很拥挤,也很闷热,但安静极了,每个人都在很专注地听着,如同一群犯戒的信徒,虔诚而又谨慎的接受神父的教诲和洗礼。
起初的日子,匆忙而有节奏,无关学习的基本上都可以概括为生活琐事。每次放学后,从教室到食堂的路上总有相当规模的几人一组的奔跑小分队,目的也仅是为了能够早点打到饭,多挤出一些时间而已。因为本来走路就相当快,我是不屑于和狂奔的人为伍的,总觉得这样会有失风度。当然我也自知没有谁会在意到我,正如我不会特别的在意到某一个人一样,大家都没有心情欣赏这两点一线之外的风景。
补习班的晚自习前两节要求必须上完,第二节课间就可以回去了。记得那个时候我是第三节自习的常客,三节课下来,用岿然不动这四个字形容再恰当不过了。
想想补习班的日子里,记日记应该是最有情调的一件事。开始时,每天都在睡前挤出时间写一篇日记,除了记录当天的功课和明天的计划外,最多的是对以前的回忆和思考。在那样枯燥乏味的日子里,感觉每天记日记的片刻时光是最为温馨和浪漫的了,甚至是一种奢侈。可每天写日记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后来是由于深觉时间的宝贵,就改成每周写一篇了,但仍乐此不疲。
生活就这样不咸不淡的过着,转眼间岁月的车轮已经驶入了季节的深处,日子仿佛落叶般被秋风一片片吹走。这样的季节总是让人徒增几许失意与落魄,尽管我是那样的不喜欢,可是仍要隐忍着。后来我学会了抽烟,每当心情不好的时候,一个人坐在学校的小河边,幻想着昔日的好友在大学里奔向各自怀揣已久的梦想,自己却依然在为那个梦境般的地方挥洒汗水,埋头苦干,心中不免产生了落差,便越觉得此刻要倍加的努力。
那年的冬天似乎要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11月的中旬忽然降了一场大雪,冬季的帷幕正式拉开。鹅毛般的雪花总是令人兴奋的,尤其对像我们这样被禁锢在考试泥潭里的人,向往自由和追求美的天性尚未完全被扼杀,大家簇拥而出,身至其中尽情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后来细想,或许更多的只是为了发泄罢了。
喧哗从那一刻开始,死水一般的寂静从此便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焦虑和浮躁。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轻轻地掸在人们脸上,这个冬天略早的离去了,可是对我而言早就饱尝了它的寒意。“江南十校”的成绩犹如未尽的冬寒,虽没有给莺歌燕舞春暖花开的美景抹上暗色,倒实在是给信誓旦旦的我们贴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从补习开始第一次尝试了巨大的挫败,生活再度陷入了慌张和迷茫,顿时才发觉现实总像个强盗,在生命的某个路口突然出现,硬生生的抢走了你塞满梦想的包裹,由不得你情不情愿。隔了好一段时间,我才逐渐从这种终日惴惴不安的情绪中走了出来。一抬头猛然发现,原来每个人都在一直默默努力着,争取最后的一搏。
高考的日子慢慢逼近,“火药味”愈加浓烈,有时呛得人喘不过气来。我告诉自己,即便是战斗到最后一秒一无所获,也绝不在中途就此搁浅。毕竟我是实实在在的付出过,无论结果怎样,付出了就无需后悔,这一年的风雨历程自己就是最好的见证人。
为那个奔波忙碌了一年的第二次高考在风平浪静中终究算是过去了,结束的那天晚上,我们冒着大雨出去吃散伙饭。有的聊起了过去这一年的点滴,有的为第二天的散伙提前话别,没有人提及考试,大家都不愿提及。回到宿舍,我拿起了这一年里所记的日记,细细翻阅一遍后,一把火全烧了,以此作为这一年最终结束的告别仪式。开始时企盼的离去一路走来却演变成了不舍的道别,直到最后才如梦初醒:当我为失去那一片落叶而懊悔时,这一片又悄然滑落。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