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

雅赋网 > 文章阅读 > 励志文章 > 正文

在德庆学宫,触摸会呼吸的历史

时间:2025-08-17  阅读:11  作者:岭师同心燃梦
我作为调研组成员,跟随着“同心燃梦”突击队的步伐,开启了我们的德庆之行。这次三下乡调研,德庆学宫给我带来的震撼,是课本和图片无法传递的真切。第一次踏入其间,夏日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在外,只剩青石板路的温热,和檐角铜铃随风轻响的余韵。

最让人难忘的是那些檐角。本以为古建筑的装饰不过是单调木色,抬头却见色彩交织如打翻的颜料盘,朱红、青蓝、明黄、翠绿错落分布,连细小的斗拱都藏着精巧纹样。阳光洒落时,这些色彩在光影中流转,让人能想见当年工匠们细细雕琢的专注。镜头再难捕捉那份仰头时的独特感受——飞檐似要探入天际,又带着沉稳的温柔,连烈日都仿佛穿不透这份厚重。

大成殿里的四根木柱更是令人惊叹。远远看去,它们就像四个沉默的巨人,稳稳撑起大殿的穹顶。柱身漆色虽有些斑驳,但木质的纹理依然清晰可辨,能看出岁月打磨的温润光泽。听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柱子历经数百年风雨地震,始终没动过分毫。我们几人伸手合抱,才勉强围住一半,指尖触到木头微凉的质感时,课本里“榫卯结构”“抗震设计”的名词突然有了温度,不再是抽象的概念。

编钟奏响的瞬间,心像是被轻轻撞了一下。本来只是好奇问了句“这些编钟还能敲响吗”,工作人员便取来木槌。第一声“叮”响荡开,整个大殿瞬间安静,那声音不似现代乐器的清脆,带着悠远的回响,仿佛从时光深处传来。简单的音阶组合,却让人联想到古籍中“钟鸣鼎食”的场景,恍惚间能感受到往昔学子们求知的肃穆。阳光透过殿门,在编钟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如同时光在悄然起舞。

可这样的地方,游客却寥寥无几。我们调研时发现,来访的人远不及想象中多,多数人只是匆匆而过,鲜少有人静心感受。这份被忽略的美好,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调研中能明显感觉到,无论本地人还是外来者,对学宫的了解都很有限,它的价值远未被充分认知。正因如此,我们的调研报告才更有意义。我们想把学宫的独特之处梳理清楚,它的建筑巧思、文化内涵,都值得被更多人知晓。我们计划记录下它的价值,整理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思考如何让它被更多人看见,哪怕只是通过简单的方式传递这些信息。

如今整理调研资料时,学宫的模样总会浮现:午后阳光穿过窗棂,在孔子像前投下长影,编钟的余韵尚未散尽,檐角的色彩在暮色中渐渐沉静。这些美好不该只属于少数人。或许我们的报告还显稚嫩,建议也未必成熟,但只要能让多一个人愿意走近它、了解它,这次三下乡就有了分量。

毕竟,这些会发光的檐角、沉默的柱子、会唱歌的编钟,都值得被更多人好好珍视。

相关专题:历史 呼吸 触摸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文章大全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