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当天,我们来到廉江市青平镇日禾民间工艺社——传承人家中,刚进门就被满院的造纸工具吸引。传承人热情地领着我们参观,从浸泡构树皮的大水缸,到布满岁月痕迹的石臼,每一处都藏着造纸的秘密。我们紧跟在传承人身边,抛出一连串问题:“现在学这手艺的人多不多?”“原料不好找怎么办?”传承人一边操作,一边耐心解答,还说起为了保留这门手艺,他四处寻找合适原料、改良工艺的艰辛故事。看着他专注描述的样子,我心里满是敬佩,这门手艺能传承下来太不容易了。
第二天,我们把访谈对象转向当地村民和造纸工作者。大家分组行动,拿着本子和录音笔,走进村里、来到工作场地。和村民聊天时,他们对曹氏古法造纸都不陌生。一位大叔说:“老曹家的造纸手艺,在我们这儿名气可大了!虽然我们不会,但都知道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还有阿姨笑着说,逢年过节,大家都爱买老曹家造的纸写春联,觉得比普通纸更有味道。在与造纸工作者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有的帮传承人采购原料,有的帮忙销售纸品,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支持这份传承。他们说,虽然古法造纸耗时长、产量低,但承载的文化意义是机器造纸比不了的。
这一路上,我始终记着队长的责任。联系沟通、安排行程、照顾队员,每件事都要操心,但看到队员们认真记录的模样,看到大家一点点揭开曹氏古法造纸的神秘面纱,我觉得再累也值得。未来,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更多人知道这份独特的传承。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