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中共地下党的书记郑佑之和党员尹百民在谈完了工作做后。郑书记说:“听说前不久,双石铺(宜宾北部最偏远山区里的一个靠近自贡的乡)进步青年李家勋在他的家乡八弓丘办了一个公民常识学校。我觉得,这对于当地的贫民素质很有帮助。”
“我也觉得是。”
“我认为李家勋是一个不错的革命发展对象。”郑书记说。他已经在心里想一定要培养这个青年。
“郑书记,你想发展其他。”
“对。我们对于这样的进步青年要积极地引导他,这对我们的革命事业的未来是有益处的。这样,我拿些书,你转跟他阅读。”
“那我就让周先云转跟他。”尹百民说。他知道党员周先云和李家勋是故交。
然后,郑佑之从他靠近褐土色的墙的一个小书架上,拿了三本书:《共产党宣言》、《联共布党史》和《列宁传》。交跟了尹百民,尹百民把三本书放进他的黑胶包里,就走出去了。
第二天下午,在宜宾很遥远的山区边缘靠近自贡的一个叫宜宾双石铺乡八弓丘的靠山的一个土庙里,正传来了有学生的琅琅读书声。在锈红色的显得古旧的土庙里的一小房里,有一个长的白净的方脸,模样正直,眼睛大些,眼光熠熠,蒜头鼻子,身材壮实,有一米七三多点,整个人透出英气而孔武、坚定气质的26岁青年,他就是李家勋。他生于一九零零年,由于家里不是很殷实,他20岁,从重庆读完了中学,就回到了家乡八弓丘。由于没落的父亲出走,他只得留在家里。他抱着提高那里落后、愚昧人们的素质,改造吃人的旧世界为愿望,在家乡八丘办起了这个公民常识小学。这时,他坐在门边的桌子旁,能听到门的那边,传来由三间庙子改做教室里老师的热诚的讲课声和非常安静无声的课堂。过了一会,走进来一个看门的瘦瘦的勤杂人员:
“李校长,有人来了。”
听说有人来了,李家勋就站起来,较快走出锈红色的土庙大门,看到从干净的灰石阶上,已经走上来一个人周先云。他马上意识到从宜宾城来的周先云有什么事。就走下去,说:“走,我们到四周看看。”
然后,两人从土庙门口,走到土庙那边的一片苍翠而静雅带有些凉凉的微暗树荫的树林去了。
“周先云,你怎么来了。”
“是郑书记让我来的。”
李家勋以前从他那里知道宜宾有一个共产党员郑佑之。
“郑书记觉得你是一个有革命前途的青年,让我把这几本书拿跟你看。”说完,周先云就从提包里拿出三本书,李家勋接住,一看:《共产党宣言》、《联共布党史》等,这些书他从未见过的。他说:“这书一定不错!”
“你好好看。以后,我还要跟你拿些来。”
“好,我尽快看完。”然后,李家勋从他那里知道,在两月前,宜宾成立了中共党的支部。就想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共产党员。他说:“周先云,我现在是团员,更希望我能成为共产党员。”
“回去后,我把你的话跟老尹说。”
然后,他俩在幽静的树林里,谈了一阵,就回到土庙里去了。
……
明天周先云回宜宾,今晚,李家勋留他在自己家里宿一夜。他俩谈了半个晚上的关于革命理想的话。后来,周先云困了,就睡了。
他不知睡了多久,起来解手,看到李家勋微弓着他宽厚而坚实的背,低着头,坐在煤油灯下在非常全神贯注地·看书。
周先云就往他对边的墙上的一个大钟看了一下:2:47、
他知道李家勋在熬夜读他带来的书。想到明天他还要到学校去工作。就从床上起来,走到李家勋的侧边。说:“李家勋,你怎么不睡觉。”
“我在看郑先生的书《共产党宣言》。”
“都二点多钟了。明天你要工作。”
李家勋把他在一片橙黄的煤油灯下的方脸侧过来,周先云看到他发红、润泽而发亮的因为读书而兴奋的方脸对着他说:“没什么,你没有看见我精力旺盛吗,我吃得消。”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尽快睡觉。以后有的是时间。”周先云关心地说。
“谢谢你的关怀。”
“听到没有,再看一会,去睡了。”
“要的。”
然后,周先云去解完手,就去睡了。李家勋继续看。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字,他越来越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社会不同阶级性质的关系,是人剥削人的被剥削的关系特点等。他边看边思想,并把宜宾和中国的视角与法国、英国等的社会特点结合起来,明白都是同一的,那就是压迫和被压迫,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社会关系,富人贵族和资本家和穷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社会关系是不平等的,人吃人的不良现状。
看完了这本书,已经是3点多钟了,李家勋就去睡了。他决定明天晚上再看一次。当他躺在床上,一时会睡不着,还非常兴奋。又过了很久,他才睡去。第二天,周先云睡醒过来,看到李家勋把饭菜做好了。
两人吃了饭,李家勋把周先云送到双石铺。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