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农村还没有通上电,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繁华和热闹都是孩子们自己创造的。小一点的孩子手里提着个灯笼,满街上转,大人们跟上孩子看热闹;那时小孩子特别的多,一个村动辄有上百个孩子,大家拥拥挤挤,你来我往。所有的笑脸都被那灯笼映照得明明亮亮,格外动人。那灯笼也是千奇百怪,因为所有的灯笼都是大人们自己动手为孩子亲手制作的。
大一点的孩子已经过了打灯笼的年龄,而只能玩比较简单的捻火。即用柔软的纸张卷起来的火药,捏在手上,让它放出一串串的火花。拿在手上要跑得很快,越快火花越多。所以大孩子们使劲在巷子里一路狂奔,夜幕中出现了一行行的流星,那噼里啪啦的声音仍在我的脑海里回响。
那个时候所谓的火药,实际上也都是孩子们自制的。用的是柳木灰,做肥料用的硝氨,还有其他什么易燃的东西,搅拌在一起,就成了。不仅如此,我们还会自制烟花。把一个砖头掏空,把药装进去,封死,再在正面戳一个小孔,用一根烧红的铁丝戳进去,那明光耀眼的火花就从小孔里喷涌而出。在夜色笼罩的小巷里,它就像一株盛开着的火树银花。孩子们欢呼雀跃,大人们喜笑颜开。这颗盛开的火树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还在我的心里盛开着。尽管我以后见过规模宏大的焰火晚会,五彩缤纷,流光溢彩,但在我的心中,还是我们自制的那小小的焰火更让人难以忘怀。
元宵节是正月十五,是春节圆满结束的日子。休息了十几天的乡亲们,通过热情奔放的锣鼓,疯狂扭动的秧歌,激情四射的舞狮子、舞龙灯,已经把一年来积攒的所有能量释放殆尽。从明天开始又要进入新一轮的劳作,所以需要好好的庆祝一番。既然庆祝,按中国人的习惯,就免不了吃上一顿。吃什么呢?元宵。那白白的,圆圆的,甜丝丝的元宵,就像天上圆圆的月亮。这一晚,大家聚在一起,把月亮盛在碗里,人的心就跟明镜似的亮堂。大家就着月亮,品着小酒,回味那曼妙的香甜,在心中规划着新一年的光景,升腾着一个明亮亮的希望。
在所有的吃食中,元宵是最有特色的。一个是它的外形,圆圆的,圆最能让人产生联想,花好月圆,人间团圆,都能从这小小的圆圆的元宵中生发出来;二是它的色泽,白白净净,晶莹剔透,就像是一颗纯洁的心。过去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那些商店老板制作元宵的情景:一个簸箕挂在树上或者木杆上,簸箕里装满了小小的元宵,那人慢而有力地摇晃着簸箕。小元宵在簸箕里不停地滚动,渐渐地由小变大,最后成了肥嘟嘟,白胖胖的元宵。三是它舀到碗里之后的那种感觉,白白的瓷碗,清亮亮的汤,几颗白嫩滚圆的元宵,这般单纯,这般透明,这般清爽!四是吃到嘴里的感觉,嫩滑柔软,香香甜甜,余音袅袅,回味悠长。生活的美好全在这无穷无尽的回味当中。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