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

雅赋网 > 人生感悟 > 生活随笔 > 正文

建设政务诚信,稳固社会信用根基

时间:2016-11-25  阅读:439  作者:樱桃

11月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十余个文件。会议强调,加强政务诚信、个人诚信体系和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发挥政务诚信对其他社会主体诚信建设的重要表率和导向作用。

古人言,“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千百年来,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诚信是一个社会的基石,失信则在无形中侵蚀着社会资本。张敬伟:政务失信,多为民众诟病。信息时代,政务失信带来的负效应更大。政务失信的形式,新华社曾经总结了“七宗罪”,非常贴切:知情不报、不当辟“谣”、出尔反尔、朝令夕改、拖欠债务、空头支票。李长安: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的基础是公民的个人信用,重点是企业信用,但核心则应该是政府信用。特别是在我国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务失信会产生“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负面影响。在现实中,政务失信是有多种表现,比如各种权力寻租现象,一些政策朝令夕改,部分官员讲话言而无信、前后矛盾等等。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诚信原则的认真遵守,将会在社会民众中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如果政务诚信搞不好,整个社会的信用大厦根基就会不稳,个人诚信和企业诚信也会搞不好。不仅如此,政务失信还会加剧社会矛盾,对社会稳定产生不良影响。

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到社会到市场再到每一个公民个体的积极参与。近年来,为校正信用缺失,社会层面的努力并不少见。比如,淘宝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阿里巴巴借助支付宝等网络工具,在网购流程中初步解决了陌生人之间的信任问题。在行政和司法层面,针对公民个人和市场主体的种种征信制度建设也都进展迅速,效果初显。法院系统推行的限制“老赖”高消费等信用建设行动,也为司法顽症“执行难”提供了制度支持。相比之下,政务诚信建设反而显得有些滞后。这与政务诚信作为社会诚信基石的地位很不相称。诚信既是政务行为的道德规范,更是政务行为的法律规范。法治政府必然要求政务诚信。

造成政务失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政府部门为何敢轻易失信?李长安:导致政务失信的原因有多种多样,既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政府人员自身的素质问题。比如由于责权利划分不明确,导致政出多门,由此产生了互相扯皮、推卸责任现象。在监督管理体制方面,本该发挥重要作用的约束监督制度由于行政监督中监督主体过多、监督无力、监督职能不明确以及缺乏独立性,导致权力机关无法充分发挥监督作用,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政务失信的成本太低,在政府决策危害了公共利益的时候,本应对主要的政府责任人给予一定的惩罚,让失信的行为和失信的责任、后果相对应,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行政程序规则,面对行政责任问题时,却无力追究。从而使得具体执行的官员们可以逍遥自在。此外,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存在着偏差,也使政务失信现象频繁发生。

政务诚信是全社会信用建设的关键。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各级政府要把诚信施政作为重要准则,只有政务诚信率先垂范,社会诚信才能蔚然成风。推进政府诚信建设,重点要抓好政务公开和效能建设,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规范社会事务,增强信守承诺的自律意识,健全政府诚信的监督机制,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营造诚实守信的大环境。公务员和国家机关是诚实守信的表率,是诚信建设的领跑者,要努力改造其主观世界,加强道德修养,做好诚信表率,规范自己言行,关心群众利益,并以此推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政务诚信建设中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言必信,行必果,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相关专题:信用 社会 诚信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感悟人生生活随笔人生哲理励志文章心灵鸡汤人生格言哲理故事名人故事生活感悟人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