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文章

雅赋网 > 情感故事 > 情感文章 > 正文

孙中山先生的几副对联

时间:2016-11-12  阅读:330  作者:伍福临门

今天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为此特写此短文,以纪念。

孙中山先生的几副对联

孙中山先生的几副对联

一提到辛亥革命,就不能不忆起孙中山先生,也不能不提及湖湘的革命志士。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和湖湘的优秀儿女,在推翻封建帝制,谋求共和的事业中确实冲锋在前,令人景仰。

孙先生是一代伟大的政治家,然而他也文采飞扬。他著书演讲、挥毫泼墨不仅显露出才华,而且也是他革命生涯的一部分。他一生书写过的对联较多,有的是寄情、有的是抒怀、有的是题赠。特别是对那些为革命而牺牲,而尽瘁的战友,更是留下了一幅幅表达深情的对联。读着这些,我们看到了孙先生对同志、对战友的深情厚谊,可以说也是了解先生的一个侧面。

这里介绍的一首诗和几幅对联都是书赠湖南的革命志士的。这些湖湘儿女可以说都是谋求共和,捍卫共和的先锋,都是民主革命的精英,他们是我们湖南人骄傲,是我们中国人的楷模!

鉴湖女侠秋瑾(1875——1907),虽说籍贯是浙江绍兴,但自幼就随做官的父亲来到了湖南,并嫁给了湘潭的王家,在湖南生活多年。这位豪爽、爱国的女性后来留学日本,并加入了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为同盟会浙江负责人。她归国后办报纸、办学校,宣传抗清革命,秘密组织武装起义,因起义事泄被捕。面对清政府的屠刀,她坚贞不屈,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她的事迹真是感天地而泣鬼神。

辛亥革命后,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先生来到杭州秋瑾祠,亲自祭悼秋瑾,并题写了一幅挽联:

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

轩亭洒热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江户就是日本的东京。这上联是追忆盟友秋瑾在留学日本时,满怀革命激情,积极参与和支持同盟会,是赞扬秋瑾的革命斗志;下联是写秋瑾的牺牲,是缅怀和敬仰战友壮烈献身的精神。对联写得文辞凄婉,情真意切。

宋教仁(1882-1913),字遁初,号渔父,湖南桃源人。也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

1913年3月,企图复辟封建帝制的袁世凯对他捍卫民权恨之入骨,竟派人在上海将他暗杀。孙中山先生闻讯后悲愤万分,亲拟了一幅挽联,表示哀悼:

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

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这挽联既是对革命家的高度评价,赞扬其为保障民权,维护宪法而流血;同时也是对阴谋家的抗议,是掷向袁世凯的匕首与投枪。

黄兴(1874-1916),字克强。湖南善化县(今长沙县)人。是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人们把他与孙先生并称,称为“孙黄”。他多次组织与领导了反清的武装起义。

黃興是孫中山多年的战友,他们在从事反清革命的过程中同艰苦,共患难,結下了深厚的情谊。当1912年,孙中山与袁世凯达成“和议”,卸除临时大总统职务时,正是一个安危未决,前途未卜的时期,这时他应袁世凯之邀到北京共商国是。离开南京时,他书写了一幅对联赠给留守南京的黄兴:

安危他日终须仗,

甘苦来时要共尝。

这对联是集古句而写的,但运用贴切,天衣无缝。联语充满着对战友的殷殷期待,并流露出对当时局势的看法。

1916年10月31日,黃兴积劳成疾,病逝于上海,孫中山领衔組成了治丧委员会,並书写挽联一幅:

常恨随陆无武,绛灌无文,纵九等论交到古人,此才不易。

试问夷惠谁贤,彭殇谁寿,只十载同盟有今日,后死何堪。

对联里运用了多个典故(见注)。上联是赞黄兴。说他既有随、陆之文才,又有绛、灌之武略,文武双全,是极不容易得到的人才!下联是挽黄兴。写彭祖之寿,是在惋惜黄兴之青春夭折。“九等论文”、“十载同盟”是概括了两人相识、相知,共命运的不平凡岁月。联语深深地表达了自己失去战友的极度悲痛的心情。

蔡锷(1882—1916),字松坡。是中国近代军事家,湖南宝庆(今邵阳)人,1915年云南护国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中华民国初年杰出的军事将领。

在1915和1916年间,窃国大盗袁世凯,倒行逆施,用多种手段妄图复辟帝制,在1915年冒天下之大不韪,竟敢称帝,宣布“洪宪”年号。蔡锷在察觉他的野心后,机智地潜出北京,逃脱了袁世凯的监视。回到昆明的蔡锷在云南首倡讨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讨袁护国军,并带病指挥与袁的军队激战。各省纷纷响应,使袁世凯很快就淹没在讨袁的烈火中,1916年3月22日只得被迫取消帝制,废除“洪宪”年号,6月在全国的声讨之中便死去了。

蔡锷将军因身体有疾于1916年11月8日病逝于日本福冈大学医院。噩耗传出,举国同悲。中山先生尤为哀痛,便亲撰一联悼念:

平生慷慨班都护,

万里间关马伏波。

“班都护”是指东汉名将班超(因被封为西域都护)。“马伏波”是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两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对联中以西汉时平定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班超与平定交趾,曾以“马革裹尸”自誓的马援来类比蔡锷,给将军以高度评价,极力赞扬了他讨伐民贼,再造共和的伟绩丰功。

孙中山先生一生留下的对联不少,这里只是挂一漏万。从这些对联我们可以看到湖南的优秀儿女的爱国情怀和革命意志。他(她)们或舍生取义,誓为创建共和而流血;或鞠躬尽瘁,为保卫共和而奋斗不止。他们使中华儿女自豪,也是三湘大地的骄傲!

注:对联中的“随陆”是汉高祖刘邦的两个谋臣随何与陆贾。“绛灌”是指绛侯周勃与灌婴。周勃帮助刘邦定天下。灌婴跟从刘邦破楚有功。“夷惠”是指春秋时的伯夷与柳下惠。“彭殇”中的“彭”是指彭祖,传说他活到八百岁,是长寿之星;“殇”是指未成年而死的短命之人。“彭殇”连用,说的是寿命长短。“九等”即九品,指人才高下的等级。“论交”是指评论交往接触过的人。

相关专题:革命

赞(3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口述故事情感文章情感美文情感日志爱情文章亲情文章友情文章优美文章经典文章情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