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孟子言: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诚然如此!南唐后主李煜就是最佳见证者,他拥有不可一世的文才,却没有政才。然而造化弄人,把这个文采卓越而胸无政治的文士推向政治舞台,成为一个娇弱帝王。李煜,五代词坛上成就最高的词人,一生遭遇坎坷。他的创作有前后之分,前期的作品大多淫靡艳丽,后期则字字凝就血泪,字字悔恨。亡国后的李煜不仅为亡国而心痛,亦为爱妻,爱子之丧而痛,他的后半生可以说被忧愁,悔恨,思念等包围困扰,以愁为伴,与悔共舞。他用泪和血写就千古绝唱,写就忏悔录,教人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关键字:李煜,后期作品,悔恨,血与泪
李煜(937—978),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南唐开国皇帝李昪之孙,中主李璟之子。生性天真,浪漫,文士气有余而帝王气不足。在其父李璟的影响下,他自幼爱好诗书。南唐中主李璟雄才大略不及其父李昪,但极富艺术修养。当时的南唐在政治,军事方面不及别国尤其是后周,但文化氛围却是极好的。李煜从小就受父兄师长熏陶,少而才华横溢,多才多艺,文章诗词,无所不能,书法绘画,无不通晓。
然而,文士气有余而帝王气不足的李煜被历史推上政治舞台。他虽无意于执掌朝政,一心只想做个饱读诗书的贤士大夫,过着浪漫风流的文士生活,却还是登上了帝王宝座,这于李煜无异于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干了一件错误的工作。
胸无治国大略的李煜,在强敌压境时,仍然没有一丁点危机意识,仍旧醉生梦死。面对“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的赵匡胤,这个性格懦弱且不习军事却心系民生的李后主只能对宋年年纳贡,委曲求全,犹子事父般谨小慎微的供奉北宋,在宫闱中过着豪华奢侈而又充满艺术情趣的生活。然而,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一心想要一统天下的赵匡胤岂能容忍李煜在江南逍遥,他只想一灭南唐而后快。所以,无论李煜怎么做也阻挡不了赵匡胤的野心,最终袒肉而祥,成为宋庭阶下囚,过着非人的生活。
从此“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娇生帝王李煜过上了囚徒生活,受尽屈辱,终日以泪洗面,屈辱和悔恨同涌心头,这一切的一切,他只能通过文字来传达,一字一句满是伤痛和悔恨。
李煜,由一个帝王到一个囚徒,他的生活,情感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的词以他被俘,南唐被灭为界,创作上明显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他生活在皇宫里,贵为帝王,生活无忧无虑,物质和爱情都很富足,词的内容骄纵艳丽,带有花间词的遗风。后期作品皆以抒发亡国之痛,故国之思,物非人也非的感怀,感时伤世,宣泄屈辱情感为主,而这一时期的作品也是成就最高的,流传最为广泛的。且后主后期的词更显脱俗自然,字字信手拈来,以神写意,以血作言,他用血,用泪铸成了一座艺术的丰碑。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李煜被俘后生活清苦:《十国春秋·后主本纪》载,太平兴国二年,李后主自言家贫,宋太宗下诏给月俸,并赐给他三百钱。经济贫苦或许不为过,精神上的折磨才是最为痛彻心扉吧。他在北宋受尽屈辱。北宋灭南唐后,缴获南唐宝物无数,宋太宗有意召李煜到崇文苑观书,还厚脸皮地说“闻卿在江南好读书,此简册多卿旧物,归朝来颇读否?”抢人东西还厚脸皮地炫耀,这无异于用刀在李煜这颗破碎的心上剜了一刀。文士气浓厚且心灵高贵的李煜,何曾受过这样的侮辱?心灵一而再地受伤,他的痛苦,无奈和悔恨无以复加。他在给金陵旧宫人的信中言“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他的痛苦可想而知。一个娇贵的帝王,成为阶下囚,寄人篱下,内心有太多的伤感和悔恨。且看他“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坐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一旦归为臣虏,那些美好的生活都成为过去,记忆却刻骨铭心,悔恨也就愈加撕心裂肺。作为阶下囚的李后主,终日以泪洗面,以一己误国之悲写尽一生的悔。
人说拥有之时不珍惜,失去之后空叹息。人们都总是要等失去之后方会后悔不曾珍惜。
李煜在汴梁过了两年的囚徒生活,身份和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衣纱帽待罪于明德楼下,听任宋天子对其命运的摆布。内心痛苦而沉重,不仅“此中日夕只以泪洗面”,面对来访的旧臣徐铉还长叹“真后悔当时杀了潘佑,李平!”或许他在想:倘使当初不杀潘佑,李平,他也就不会成为阶下囚,他依旧是呼风唤雨,悠哉乐哉的逍遥帝王。对以往生活的回顾,对故国江山的眷念,对过去错误的追悔等成为他直抒胸臆的法宝,把这一切写入词中,使这一时期的词独具风格和艺术魅力。
他在《乌夜啼》中慨叹“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情调哀怨。词人将人生的无限惆怅寄寓在暮春残景之中,面对被凄风寒雨昼夜摧残的林花而感到无可奈何。春花易逝,人生苦短;春花受冷遇凄风的无情摧残,却无法逃避,就如李煜自己,一旦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失去自由,也只能任人宰割,任人支配。“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他是否在想如果能够重新来过,他是否还会走老路,还会成为别人阶下囚,寄人篱下,任人摆布?或许他会勤政爱民,加强统治,顽强抵抗,做一个有作为的爱国之君,而非亡国奴!可惜一切只是也许。
后主沦为阶下囚,所作之词大都忧伤,悔恨。且看他“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销魂”形容词人神情恍惚,极度痛苦。“何限”写出词人愁苦之多。“销魂独我情何限?”道明词人愁恨多而强烈,世界上没有如他这般痛苦多愁的;常人只是偶尔愁苦,而他却是时时刻刻痛苦愁闷,几乎没有欢愉之时。到后来,终于梦见江南,然而那一切终究是梦,梦中欢愉,醒来却更加惆怅。
往事如梦,任凭你如何轻声呼唤,深切向往,也都不再回来,都已作古。明知往事不堪回首,却又偏偏无法忘却,甚至还下意识地想在其中寻找几分安慰,这是何等的悲哀!身在异国他乡,只能独上高楼,凭空远眺,忧愁又凭空增添了些许。于是,多愁的后主只能登楼独唱“销魂独我情何限”。
李后主囚于汴京,悔恨忧愁无限,借诗以书法胸中苦闷。且看他《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来天气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此词也是作于汴京,描写词人受监禁的凄苦生活,以及怀念故国的哀痛心情。怅然于今昔对比,风格悲壮境界雄浑宽大。一句“往事只堪哀”,写尽后主无边无际的悔恨,此时此刻的他心中该是被沉重的亡国之痛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吧!否则,又怎会面对如此美景,心中无限哀愁?“终日谁来”,这该是词人自问自答,他自知不会有人来,简简单单的描述却道尽作者无尽的孤独。词中的“金锁”,“空”等词亦表现出亡国之哀以及无奈。
在人们眼中,后主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亡国之君,却不知他亦是一个有尊严,有骨气的文人。降宋后,大多数人为保命而进媚,阿谀奉承,只有李后主,他依然傲骨而立。他用自己的方式来抵抗宋庭,用笔告诉江南百姓他不是懦夫,他是一个思念故国的君主,而非乐不思蜀的刘禅。你看的《虞美人》句句思念,字字回忆,满满都是故国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词人用形象的比喻,诘问的口吻,悲愤的情怀,激宕的格调,将亡国之君的悲痛抒发到极致。然而这首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词却成了他的诀别诗,这首诗一出,早就看李煜不爽的赵广义在后主生日那天,赐予毒酒结果了后主充满悲痛的生命。他以血泪之词换来了灵魂的救赎,后主已逝,然他的故事终久不衰,仍会流传在满纸华章中,永远被人们传唱。
李煜,以帝王之身款款走来,又以词人之名缓缓而去。他的人生充满了悲情,他的人生有多少血和泪?他无意于朝政,却被推上帝王宝座,这难道不是一个悲剧?从开始就注定了是个悲剧的李煜后半生以愁相伴,在悔恨中惆怅,黯然。他的魂魄走了,却留给后人以无尽的遐思。他那用血泪铸就的诗文仿佛在告诫后人“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教人学会珍惜现在,莫待失去了才悔恨不已!
参考文献
【1】檀作文,万希。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10
【2】靳极苍。李煜李清照词详解。太原:三晋出版社,2011.7
【3】李煜词透视的人生悲剧。长城。2014.08
【4】杨军。南唐后主李煜传。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04
【5】赵晓岚。[百家讲坛]千古词帝。2008.07.31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