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记得在7年前曾写过一篇《父亲小传》,但现在也已经遗失,甚是可惜。借着今年的父亲节,写下这些文字。
我应该有十五年,没有正正经经地叫过“爸爸”,20岁之前一直叫他“老豆”、“豆子”、“豆豆”;而现在他已经上升为“爸子(bází)”、“老爸(bá)”、“老爹”。
“老豆”时他是我的导师;“豆豆”时,他是我的朋友;“爸子”时他是我的玩伴;“老爸”时他是我的“保镖”;“老爹”时他是“万金油”。24年的小家庭生活中,他的拥有着不同的角色;
一、导师——老豆
1、对自己爱的人更要注意自己的态度;
妈妈比较大大咧咧,讲话有时很直接,爸爸建议说“夫妻之间,什么话都能讲,随意讲。对孩子,则要斟酌自己的用词。并不是说你的孩子就能随意。生活年代的不同,环境不同,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很难完全理解。孩子有孩子的想法,他们有他们的压力,不能自我以为地对待他们。”
“其实是人与人的交往就是这样。正如女儿和媳妇,不是说女儿好,媳妇差。每天和媳妇一起难免会有摩擦,有口角。而女儿,不在一起生活。探视时有怎会有口角呢?所以,要理性地看待摩擦,这才是生活。”
2、自己要学会选择
高二选方向时,我很是担心。打电话给爸爸,希望得到一个”结论“。但老爸则反问:“你自己怎么看?”要求我自己作分析。当我就讲“我觉得我选文科”时,老爸也只说了句“好的”。
当时觉得很受伤,感觉老爸都不关心我的情况,是让我“自生自灭”,但从之后选学校、选专业、选城市,一步步的选择中,才明白:自己的人生,家长只能给建议。路总要自己走的。
3、“此时无声胜有声”
周六、石墩,是我求学时光最深刻的记忆。
初三、高三,学生时代最重要的时光,最深的记忆是本是每月回家两次的老爸,在我放假的每个周末都会回家。
周六的晚饭后,我和老爸总会坐在家门口的石墩上,总是喜欢背靠着背,或是一言不发地呆坐着,或是爸爸静静地听我讲着自己内心的疑惑。内容不外乎是为自己的成绩下降了一个名次而心情大坏;或是为月考考砸了而伤心;或是因为数学成绩不佳而忧心忡忡……无论是喜是悲,似乎都能在石墩上消除,重获面对紧张学业的信心。
而一直到大学之后,我才懂得,老爸的交流艺术。有时,批评或赞扬比不过一个姿态,告诉孩子,“无论你的喜与悲,我都关心。我的肩膀随时能让你依靠”。
二、朋友——“豆豆”
为了我们,老爸总会化身“豆豆”。为了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豆豆做了很多的“工作”。我拥有的第一张VCD是蔡依林的专辑,那是“豆豆”送给我的。我“哈韩”时,他则了解了韩庚的所有资料,陪着我们一起看快乐大本营。陪我们一起看《浪漫满屋》、《威尼斯恋人》……而近几年更是他告诉的我哪一部泰剧好看,哪一部内地剧好看。《裸婚时代》、《我们结婚了》、《爱在日落时》,都是他的推荐。
三、玩伴——“爸子”
关于老爸的“糗事”有这么一件。
十几年前,老爸在外地工作,有一天晚上,他梦见自己打了小女儿。结果半夜三点钟把自己吓醒了,且无法再入睡。当天下午三点钟,他就请假会潮州家中。这件事也成了我们“糗”老爸的“珍贵资料”了。
确实,24年养儿经历,老爸从来没有打过我们姐弟。甚至,对我红脸的次数也不超过五次。似乎,也是这样我家老爸更像是我们的“玩伴”。陪我们一起玩机动游戏;陪我们一起“桌游”;爬山、礼佛、出海,似乎他常是我们最佳“旅伴”。这样养成了我这么一个“路痴”。
出门玩时,我与老爸都是“勾肩搭背”。穿平底鞋时,老爸搭着我的肩膀;穿着高跟鞋的我总是习惯搭着“豆豆”的肩膀;经常晃晃悠悠地压马路,调侃这我老妈,调侃这家里的人。
“你这个笨蛋”、“傻丫头”、“蠢丫头”这样的话语在我们这,是一种宠溺的语言。很是温暖的语言,在这些语言下,我永远是老爸那个不懂事、没有长大的小孩。
四、“保镖”——老爸
求学时,老爸送我上学;上班时,老爸送我上班。带给我太多的便利。
然而似乎在我的记忆中,带给爸爸的更多的担心。多少次,因为身体的原因,让老爸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回家乡照顾我。而今年更是带给他麻烦与无尽的担忧。今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等到暑假的时候,好好到医院进行检查。好好的将自己的胃调理好”。
五、“万金油”——老爹
修理工老爸。“老爸,电风扇不转了”;“老爸,煤气炉出问题了”;“老爸,DVD不卡住了”;“老爸,门关的时候有声音”;“老爸,有老鼠!!!”
“美食家”&;厨王老爸。虽然老妈是我们家专业“掌勺”的,但还是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公,这种鱼要怎么弄?”“老公,这个要怎么搭配才好?”“老公,你来切一下这肉。”老爸在家也常常当“试吃者”,并且都会给出中肯的建议。而,今年又挖掘了老爸隐藏的“厨艺”。曾当过厨师学徒的老爸,终于在今年开始了掌勺工作了。
或许,我家老爸很平凡,我家老爸也存在许许多多的缺点,但他是我心中最完美的英雄。只要他在,我走得再远都不怕,因为心中有厚实的墩子。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