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说,广州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市政府系统全市性会议(活动)若干规定》,明确提出严格控制会议数量、规格、规模、会期、经费的“五严格”要求,“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的每年不超过15次”。对精简会议议程也做出了详尽规定:市领导讲话不超过50分钟,主持词和其他会议文稿不出现“尊敬的某某”称谓。
广州此举,很多方面是积极的,不仅对市里的会议做出了严格限制,还对领导讲话时间做出了具体要求。最值得称道的是对主持词和其他文稿中出现的“尊敬的某某”称谓,做出了禁止使用的硬性规定。这是对“官方语言”的一次“清洗”,有利于“尊敬的某某”等“正确废话”退场。
多年来,官方会议从形式、规模到语言、内容,广受质疑,尤其是那些“正确废话”,早就该整治了。除了“尊敬的某某”,还有“在XX会议精神(有的从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一直数到十中全会)的指引下”、“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主管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下”……
这些话不能说不正确的,但实属浪费时间和纸张的废话。无论听者还是说者,明知是“陈词滥调”,但也不得不说,不敢不说。因为——
要“尊敬的某某”就坐在台上,当面说你的顶头上司,不“尊敬”一下就会惹人不高兴。人家在别处都被“尊敬”了,到你这儿就不说了?更重要的“某某”是平时想“尊敬”都尊敬不着的人物,此时不“尊敬尊敬”,还等何时?这位“尊敬的”没准儿就是自己日后升官发财的贵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多“尊敬尊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于是,你“尊敬”一下,我“尊敬”一下;左“尊敬”一个,右“尊敬”一个;先“尊敬”这个,后“尊敬”那个……而且多数会议,需要“尊敬的”往往是一大群人,三张打印纸的主持词,仅“尊敬的某某”就占了两张半。每“尊敬”一个(次),后边都伴有欢迎掌声,而且是“热烈的”、“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半个小时过去了,与会者光听“尊敬的某某”了,连开会要干什么还不清楚。
在权力至上的官场,上级就是“大爷”,人家不仅是“领导”,而且还得是“正确的”。其实不说也照样在人家领导下,但不说人家就不高兴,不加上“正确的”,就可能被误解为“我的领导是错误的”?
凡“正确领导下”的,都掌握提拔大权;凡“精心指导下”的,都左右前途命运;凡“大力支持下”的,都关乎经济利益。这就很难让人对“正确废话”不毕恭毕敬。
上级召开一次重要会议,在一段时间用来指导工作,无可非议。但鹦鹉学舌,人云亦云,凡事都说“指引下”,被用滥了,就失去了严肃性。好像不说“指引下”,就犯了大忌,明知和“指引下”不搭界,也跟着凑热闹。今天指引这个,明天指那个,最后就差公共厕所竣工没“指引”了。即使是“指引下”,一天到晚总挂在嘴上,开会就说,逢事必说,日久生烦,也会产生逆反心理。
“正确废话”,反映了官场的尴尬生态,权力一家独大的现实映照,唯上是从的为官心态,以及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制度诟病。
建立一个良好的官场生态环境,必须请“正确废话”退场。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