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历经风雨看淡了尘事的纷繁,也许是随年龄的增长悟出了生命短暂而脆弱的道理,也许是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健身锻炼的影响,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即加入了“饭后百步走”的老人行业,平日里喜欢随大流在蜗居相邻大学的校园里,或者是在旁边的宽敞的干道上漫走。但随人流的越来越多,感觉到幽雅的校园变成了闹市;随车辆的增多,干道又成了汽车尾气排放场。总想避开热闹的场所和熙熙攘攘的大道,寻找一段避静的乡间小路,在自己闲暇之余去散步的同时,再体味那自然的美丽。
那是一个薄阴的天气,前夜刚下过小雨,据说还是通过人工降雨方式才弄下来的,地面湿漉漉的,今年久逢干旱,哪怕是一场小雨也给人以无比清新的感觉。照往常一样,晚饭后即准备到旁边校园中游走,刚到校门口,扭头看见在学校的侧对面的远处,不知什么时候建起了一群的优雅建筑,还伴有颇具规模的林园,怀着好奇的心理,独自一人去探个究竟,走近后一看原来是新建的一所休闲农家乐,只是大门紧锁,无法入内。不过旁边原先的泥土路已经变为了干净的水泥路面,于是干脆就试着走下去,希望能另辟蹊径,寻找到心中的桃源。
这是一条较为平坦的路,可能是还没有被多少人熟知的原因吧,路上没有多少人,就显得有些幽静了。小路的两旁,也有少许蓊蓊郁郁的树丛,因为过了繁花的季节,所有的树都青一色绿绿的,偶尔可见到一些开着白花的杂丛,还有五彩斑斓的春芽,给宁静的田野增添了几分惬意。
水泥路面没有多长,过后又是由泥土堆起的田埂路,远远地望去,田埂小路有些朦胧的绿意;近看才发现路的两边长满了嫩绿的小草,羞答答的。恰似韩愈《早春》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渐入其境,不知不觉间有点超然的感觉了。
田间,油菜花已几近谢灭完了,却仍然生机勃勃,翡翠般的菜籽角压弯了根根枝条;葡萄架上展出了嫩绿的叶儿,叶片上挂满了细小的水珠,虽然它没有荷叶的硕大无比,但多少有点荷塘雨色的韵味。那些带露的麦苗,尖尖细细的,青葱一片,像一张绿色的地毯铺满了田畦。其间有几口水塘,池水清粼粼的,几只鸭子在水中“嘎、嘎”的叫着,扑扇着翅膀,自由的嬉戏,打破了水面的平静,让人想起“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妙句。
农家周围,桃树、李树、樱桃,还有梨树随处可见,花儿谢尽了,代替是郁郁葱葱的叶子,形成了一团一团、一簇一簇的,似巨伞、又似屏障的景观。枝叶间已点缀上了无数小小的、挂着残樱的青果。只有那硕大的樱桃,看着看着,就忍不住伸手欲摘,然而没有等触摸到叶子,农家院的狗就狂吠起来,吓得你溜之大吉了。偶尔,还可以看到一群群雀鸟,呼啦啦的从头顶掠过,一会儿落到树梢上,一会儿又飞到田间里,好不惬意,真是人闲鸟闹春。
远处,是几块水田,可能是因这里是大都市城乡结合部吧,这里的田地都用作栽种经济作物了,水田已是非常少有的了。田间留下的禾茬依稀可见,田里有水,迷蒙蒙的,被一层乳白色的薄雾笼罩着,空气里到处氤氲着湿润的气息,一个老农在田里转悠着,似乎是在准备耕种了。这不由使我想起了老父亲及家乡的水田来了…
家乡属浅丘地貌,水田较多,都分到了各家各户,以前这个时候就该是农事的繁忙时节了,兄弟几个在家的时候,父亲会带领我们一大家人一起下田劳作,斜风细雨,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农民,在责任田里蹲着身,一手执秧,一手插,赤脚踩着软泥,偶有泥鳅在脚下乱窜,有滑溜溜的感觉。这么一蹲,往往是好几个钟头。待直起身再看时,秧苗已齐刷刷成一道道绿油油的丝线镶嵌在水田里,微风吹来,荡起绿色的波纹,偶有燕子穿梭在雨丝和农田中,衔泥作巢;当我参加工作后,兄弟几个也陆续地各立门户,到外面打工挣钱了,在若大的责任田里面就只剩下了老父亲孤独的身影了,好在还有老母亲的田边不停地唠叨,以打破略带凄凉的沉寂;后来受身体健康状况的影响,老父亲也做起了懒庄稼——抛秧,不过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家的责任田都没有荒废过,并且每年的收成都在村子中都属数一数二的,对此,老父亲相当自豪。故乡责任田里布满了老父亲的足迹,也留下了我们美好的记忆。如今,虽然老父亲早已离开了故土,但我却对故乡那片土地充满着敬畏和感激。如果没有那片土地,那就没有我魂牵梦绕的根须,没有思亲怀乡的情愫,没有刻骨铭心的记忆。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自然想起耳熟能详的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多少落寞惆怅都随晚风飘散,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虽然没有夕阳,没有老牛,没有短笛,但也能唤起我对家乡的记忆。
我一路走去,缓缓地前行,禁不住四处眺望,嗅着芳香的泥土气息,似乎又回到了久远的家乡,回到了我梦开始的地方,回到了我曾经生命的摇篮。那曾经的多少次跌跌撞撞,多少次起起伏伏,多少次来来往往都浮现在眼前。今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感到格外的亲切,如同阔别多年的故友重逢,倍觉无比的甘甜。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