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在搭公交车的途中,接受了一次人们所不太在意的感动。车照例停靠在车牌边,
一些“城里人”陆续地进入车内。在车门将要关闭时,以为着装朴素,面无表情的老者顺着门缝挤进来,举着一块钱打算往投币箱里放。“一个人两块钱”公交司机有点不耐烦地说道。
“啊……”一片短暂的沉默后,老人手起钱来打算找便宜点的车坐,或者是走到目的地,这并不是没有可能。“进去吧!”说罢司机一脚油门车子上路了。司机说话时的神情似乎温和了许多,或许他同我一样关注到了这种细微的感动。老人投下钱摇摇晃晃地坐在了座位上。
此时我才注意到老人手里紧紧握着的粗布袋子。我在想,老人为何孤身一人来到这热闹的城市中呢?我大胆地认为她是来自农村,来自那个淳朴、安静的地方。他或许是放心不下在城里打工的儿子,或者来看看已在成立结婚生子的女儿。
无法从老人的面目观察到什么,平静的面容有多种可能的解释,可能是老人一种独特的处世态度,不急不躁,不恼不愠,即使是喜是忧也不会过分地表达;也可能是面对空洞热闹的城市内心的平和,以一种安然若素的心境面对匆忙的城市人,以自己的节奏行动。这些也许是所有生活在艰难深处,仍然努力活着的人的态度。
之所以回受之感动,不是我内心的柔弱,也并不是老人有感天动地的大举。是感觉,是处在某种情境中受到的感悟,或者说是某方面具有相同的情感体验。受之于事,发之于怀的真实情感,异地相恋的情侣之间,媒体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如同这样。
老人坐定后,我企图从老人身上判读些什么,了解相关的故事。但内心的理性控制着自己,这种细微的感动或许将会被自己鲁莽的行为所破坏。毕竟,互不相识的两人之间所拥有的细微情感传递是少之又少,这种使自己升发情感的事物是多么可贵。思索这种感动之源的时候,情感之处的听觉产生作用,收中枢神经支配便下了车。
我庆幸自己观察到这一点,声明中不可或缺的情感教育。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