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雅赋网 > 短篇美文 > 杂文精选 > 正文

心的修炼——观浙江版《西游记》随笔

时间:2012-10-13  阅读:1346  作者:cindy

经过五百年压于五行山下的磨练,孙悟空被唐僧救出。师徒却因为打杀老虎和强盗,产生分歧,孙悟空愤而离去。唐僧告诫悟空“你无故伤人性命,如何做得了和尚?”而孙悟空也振振有词:“无故伤人?你没看见他们在我头上打了几十棍子么?再说换做别人,早成了肉饼。你又哪里知道,他们在此害死多少人?师父,再说要不是他们动手打我,我怎么能伤他们呢?”唐僧认为,出家人应有慈悲好善之心,“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宁可自己死了,也绝不敢行凶。而这时的悟空认为自己以怨抱怨,以暴制暴没有什么错,自己占理就可以不用饶恕人。这使我联想到平时生活中,心态平和时做一些好事、做一些让步对我而言并不困难,真正困难的是,当别人冒犯自己、触怒自己、伤害自己时,我会采取什么态度?还能一如既往地宽容吗?能够做到以直报怨、以德报怨吗?与唐僧相比,悟空缺少的是一颗宽容、忍耐的慈悲之心。作为常人的我,又何尝不需要修炼自己的慈悲之心呢?唯有如此,自己的生活才能更加阳光明媚。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情节,浙版西游记与原著略有不同,但所讲道理却是殊路同归。悟空被唐僧赶走。很多人难免为悟空叫不平,认为唐僧愚钝,肉眼凡胎,听信谗言。浙版《西游记》里,唐僧、沙和尚被关进白骨精的洞府时,有这样一段对话,沙僧问到,“师父,你现在是不是知道错怪大师兄了?”“师父乃德智高僧,自幼治学,可谓学富五车。怎么就看不出来,今日那一家老小,出现得有点突兀和可疑呢?”唐僧答到:“荒山野域,四下无人,一村野之妇,见了我等,一不慌张,二不退,问答之间,口齿伶俐,岂不怪哉?而那老妇,既为寻女,我们才刚刚到达,她因何转瞬既至,试问,同是一家之人,既非同时而来,一个八十几岁的老妇孺,腿脚焉能如此快捷?”既然唐僧知道原委,那又为什么将孙悟空赶走呢?因为唐僧认为,妖精也是生灵。凭孙悟空的本事,要降妖伏魔并非难事,但是,一日三次,悟空下的都是杀手。唐僧再三给他机会,他却杀心不灭。唐僧已清楚明白,自己无能渡化悟空,故而赶走。西游记借唐僧之口表达了佛家的慈悲之心,这与儒家教人向善的思想不谋而合。如道德经所言“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对善良和不善良的人,都善意以待,就能感化别人,得到好的结果。取经路上难免逢妖遇魔,如果一遇到困难,就以杀制杀、以暴制暴,未曾取到经文,先造一身杀业,那取经又有什么意义?唐僧赶走孙悟空的举动,体现了他对悟空不听教诲,以暴制暴的惋惜与失望。

孙悟空却认为自己没有过错,想不明白唐僧为何赶走他。故而去找到须菩提祖师,询问缘由。须菩提祖师问他“我曾问你,灵台方寸山在哪里?斜月三星洞在哪里?你的师父须菩提是谁?这三个问题,你想明白了吗?”悟空回答没有。须菩提就说“那我就教你磨镜子吧”。

须菩提让悟空去磨镜是为了让悟空心静下来,悟空当时处在一个迷惘、烦躁的状态,只有冷静下来才能悟出一些道理。把石头磨成镜子真的能找出问题的答案吗?西游记原著第八回中写道,“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其中的“磨砖作镜、积雪为粮”比喻修行不得要领,白费功夫。可见,老祖是故意让悟空做磨镜这一无用功,真正目的还是要让悟空不断完善自己,把自己这块石头磨成镜子,只有自己心境明朗,石头才能磨成镜子。

《佛说四十二章经》写到,“从石头到镜子,从冥顽不灵到明心见性,之间漫长的过程叫磨炼。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明心见性”,是“明白自己的本心、见到自己的本性”。这里的心指的是菩提心,这时的性指的是佛性。佛学认为,人能否成佛,关键在于能否悟到“本心”、“本性”。悟到“本心”、“本性”者,即使是普通人也能成佛。佛与凡夫本无差别,只在“迷”、“悟”之间。《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也写到“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原本明亮的镜子覆盖污垢,不曾失去明亮的本质,当磨镜子把污垢尽除,就显现明亮的本质。镜子与污垢比喻智慧与身心,智慧本来清净犹如镜子,通过自身磨练,使自己不执着于身心,不要把外物看得过重,就能越来越接近智慧。

相关专题:随笔 悟空

上一页
2/4页
下一页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文短篇心情短文精美短文短文摘抄英语美文青年文摘读者文摘杂文精选短篇小说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