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题记
纵观清朝茫茫长路,垮进长河潺潺溪流。清朝在我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朝代,当然李中堂——李鸿章也是清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李氏先世本姓许,明季避乱由江西湖口迁至合肥。九世祖李心庄无子,同庄姻戚许迎溪将次子子慎所给其为嗣,改姓李。李家世代耕读为生,至李鸿章高祖时才“勤俭成家,有田二顷”,一直与科举功名无缘,直到李鸿章父亲李文安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李氏一族才“始从科甲奋起,遂为庐郡望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李鸿章的父亲是一个能人,李鸿章从小受的教育也是非常上等的,但毕竟是读书人,脑子里多少有一些中庸腐朽。
在前期的李鸿章是在父亲的庇护下长大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否定他的才华。一句“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道出了他入京赶考的心声。之后他又以“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托付了自己的为官理想。但尽管在有能力的人除了能考上状元的以外再想当官就很难了。这一点也足以看出清政府后期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弊端。
当然,他科举考试并没有成功,但他拜在了湖南大儒曾国藩下,曾国藩是非常器重他的,李鸿章也是很聪明的,不仅与曾国藩“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还受命按新的治学宗旨编校《经史百家杂钞》,所以曾国藩一再称其“才可大用”,并把他和门下同时中进士的郭嵩焘、陈鼐、帅远铎等一起,称为“丁未四君子”。之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他又进行镇压,在朝中的威信日益剧增。
到了中期,他领导了一场洋务运动,学习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的技术,兴建海军。但北洋海军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我对此有以下建议:1。我认为李鸿章他并不是不想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包括慈禧太后一样,他们都想让中国富强起来,但并不是他们的思想固执,而是当时的社会腐败。打个比较通俗的比喻吧。光杆司令:只有一个领导,却没有人民的支持,是白用功的。五千年的封建帝制已深入人心,想动摇是很困但难得。2。在一开始创建北洋海军之时,皇上正在把大量的资金用于修建颐和园了,并没有太多的经历去顾及海军。3。发生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正值慈禧太后的60大寿,李鸿章为了让太后过一个生日就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太后。综上所述,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不知是领导的失误也有人民的原因。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如果李鸿章没有去签署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的话,他是一个很好的人。再说中国一个泱泱大国为什么偏偏选他呢?从这一点看也可以说明李鸿章在中国地位威信是很高的。李鸿章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面庞慈祥,双眼明亮,闪烁睿智,包含幽默。他从不向人提要求,但总能获得满足。他很轻松地与人交谈,不会使人紧张……对妇女礼貌,喜爱儿童。在当时有谁能身为高官而降低身份去与贫民交谈?李鸿章拜谒格兰特将军陵时,更折服了美国人,他们是这样描述的:……他站直了身体,用极其悲伤的声音低吟道:“别了。”他的思绪回到了17年前与格兰特将军会面时的场面,当时他们相谈融洽,因为他与将军一样都曾经为了拯救祖国而久历沙场。——李鸿章在美国所受到的接待的规格、礼遇和受欢迎的程度,是后来访过美的中国领导人如邓小平等人无一能望其项背的。而李鸿章对美国人的友善和所搏得的美国人的好感,终于在后来八国联军事件的谈判中得到了回报。
但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你们因你们的民主和自由而自豪,但你们的排华法案对华人来说是自由的吗?……我相信美国报界能助华人移民一臂之力,以取消排华法案。”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