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词帝-李煜
第一次知道李煜,是在初中的时候,教科书上,而去了解他,是缘由一位热爱他的友人的推崇。读的第一首李煜的词,是《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从我初次读见它开始,也有五年了。因为考试的缘故,这首诗早已烂熟于心。初中时候的教师解说是抒发亡国之痛,高中时候就解说成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了。我不是李煜,我也没有经历过国破家亡,所以很坦白地说,我并不能体会李煜的那种苦痛。但是李煜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却是真真切切地触动了我。
每一个人都或曾经或正在或将会经历这样的一种无以名状的感受。你无法用言语来准确诉说,无法用表情、肢体动作来准确表达,无法概括,无法比拟。“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种感受不同于一般,你无法把它归类,因为不论怎么去形容,你都会发现,你并不能够真正地、完整地去将它表达出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别是一般滋味。
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感同身受不敢讲,只敢说是共鸣。其实李煜另一首颇让人熟知,或者说,颇让学生们熟知的《虞美人》,也是大受推崇的一首抒发亡国悲痛的诗。这首诗,共鸣我倒是说不上,熟读之后,我的第一感受是李煜真是有才,第二感受就是——他真敢讲。是不是人到绝望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奋不顾身的绝勇呢,在别人的地盘里明目张胆地怀缅过去,还说“朱颜改”,暗喻人家江山易改。还是说,如此张狂是因他早已感悟“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所以一切的愁绪,一切的悲痛,都能够“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李煜作为一个帝王来说,是不合格的吧。虽然事实也是如此。但每当我读到这首《虞美人》,我就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其实李煜,也是个挺不错的皇帝。不过,我还是有些感慨,亡国之痛,他竟是“垂泪对宫娥”。
李煜是个皇帝,情史呢,那自然就比较地,唔,丰富。李煜前期的花间词也是挺有名的,不过也不外乎写的宫廷里的男女情爱。他很有名的一首《一斛珠》,写的大周后,“向人微露丁香颗”“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把大周后那娇媚的儿女模样写得何等传神。
李煜和大周后,也算是一段佳话吧。李煜为大周后写过很多词,如《浣溪纱》、《一斛珠》、《长相思》。他与大周后,都是多才多艺之人,两人都精通音律,一人精诗文,书法,爱绘画,一人精书史,善琵琶。他们曾一起重订霓裳羽衣曲,盛传成大曲,成就一段佳话,李煜前期的很多词,敢说大周后就是他作词的灵感之源。
不过,食色性也,大周后重病的时候,她的妹妹小周后进宫来照顾,后来李煜就和她偷了情。有词为证,一首《菩萨蛮》,便是李煜以小周后的口吻所作的,他们的偷情诗。“花明月暗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后来大周后得知,生气,很生气,非常生气,而她又疾病缠身,没多久就翘辫子了。大周后死后,李煜可是非常的伤心。到大周后以前住的庭院去,来到曾经相约一起看梅的梅树下,然而相约之人已逝,约定再也无法兑现,顿觉心痛非常。“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为谁和泪倚阑干?”这便是他的伤心写照。
大周后死后,李煜还给她作了《挽辞》、《昭惠周后诔》。其实帝王之情,本就没有专一之说。能在一代帝王的心中占据如此大的分量,大周后也是幸福的罢。在大周后死后的第四年,李煜立了她的妹妹,小周后为皇后。两任皇后,两姐妹。其实李煜被俘后,也曾作过一首词,感叹大周后已逝,要不她岂不得和他的其他嫔妃如小周后一样,受人凌辱了。李煜对大周后的爱,是深情的罢,小周后也不曾让他如此悲痛。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李煜应是个多情又深情的帝王。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