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一种在无奈中受逼迫而产生的选拔模式。分数,是中国教育的魔咒。大学,是其紧箍咒。
若中国是一架高速航行的飞机,巨大的客舱挤下无数学子,而巨型飞机的操纵杆却嵌有一颗生锈酥软的螺丝钉,那颗螺丝钉便是中国教育模式。
高分低能,或许已成为中国学生的一个像征性名词,我们却在适应“高分低能”,没有想去改变现状,只是一句“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就学会适应环境”来垂着头去面对。即使人们都明白,分数或许不代表着一个人的能力,但实际上,人们一直在默认,分数的高低主宰学生的命运,为什么要“为分数而学习”,而不是“为知识而学习”?因为分数,有了学校差异的选择,分数高的去好的学校,分数低去较之差的学校,就因为中国人口多,变“有教无类”为“有教分类”,为何不因此而去注重培养兴趣,实现“为知识而学习”?诚然,我是一名高中生,会面临高考,面临分数的抉择。也许,有些人会说我是在为自己做心灵上的解脱。我承认,我是在进行一种文字解压,但我也否认,因为它是现状,我不希望发生“坠机”事件,因为那颗螺丝钉。
人人都说,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你可以在这之后一步登天,同样,你也可以在这之后一落千丈。家长们总会说,“大家都知道这种教育对孩子不好,可社会就是这样,不管你怎么样,最后还是分。”望着家长眉毛紧锁的一脸无奈,当学生的能说些什么?尽管心里同样明白。
大学,会是一些人的梦想,可以说,他们这些人的学习就是在分数的控制下进行的,一切为了“分”。在这种环境下,家长承认“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同时也在默认“大学是最简单的唯一的出路,只有一条捷径”,深吸一口气,用一声无奈而又伤民族文化大雅的“Why?!”吐出。自隋朝诞生科举制,又到明清时“八股取士”又至如今的“科举制”的重绎,可谓源远流长。
当然,中国教育也大有裨益,选拔出那些高分所谓的人才,可以拿着一黑板的公式去搞科研,可以去学习先进的技术,去搞“中国制造”。一张张统计表图呈现在眼前,据中宏网报道“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和地区像我们这样,消耗如此之多的资金,引进如此之多的技术,而主要技术仍受制于人,技术对外依存度仍高达50%左右。全国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仅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核心技术。”“中国制造”居高不下,“中国创造”与别国相比,似乎在“萌芽”阶段,中国需要的是“分”吗?不!她需要的是知识上的弥补,能力上的弥补。
我在一本文学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里面说的一个真实的事情震撼了我,讲的是清华北大的学生去美国三十二所高等院校应招,全部被拒绝门外,理由竟然是“中国的学生没有思想”,在同一篇文章中还写道,一名在中国大陆高考落榜的学生被哈弗大学录取。当时,除了震惊,就只剩下震撼。试问,中国的学生为了分去奋斗,为了大学去奋斗,学的大多是书本理论,没有在操作中的细节产生疑问,思想从何而来?大家只会循规蹈矩,只会在条条框框中跌倒了爬起来,遇到边框不去打破它而是拐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束缚着思想,不去寻求突破,不在实践中打破中国教育模式?一味地屈服,听从,从这诞生一个经典问题“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
有很多人认为那些存在的书呆子,高分低能,只是个例,还应看大多数,但在理论方面存在一句话“有个例的理论都是不成立的。”又有谁能去否认?似乎是约定俗成,人们都是在为大学而尽力学习,为了分去努力学习。例如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很多同学掌握的“做题技巧”是语感,知道正确的选项,让其解释一下道理,反而支支吾吾,不知所云,甚至,直接听到对方的回答是“不知道”。这种分又有何用?却还是会求之不得,终究为了考大学嘛!同样,还有“排除法”做题,这种方法,大家都在用,承认是一种“做题技巧”,与其说“做题技巧”不如说“得分技巧”,当要刨根问底时,问道错因时,也许老师会向你解答,并在最后补充上“知道就行。”更有者,一句“会做这个题就行,不需要知道太多”来搪塞过事。无法否认,中国教育确有失败之处,存在不小的漏洞。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