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见一群背着大黑板的流浪老师在人迹罕至的荒原上行走时,当知道他们是流动老师并且是在四处寻找学生时,我的心一下就被震撼了。
——写在前面的
一队背着大黑板的人出现在荒凉、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从远处看犹如一群长着大黑翅膀的怪物,只能依稀地从黑板上残存的算式和文字才可以勉强辨认出这是一群教师。然而,天上不时出现的巡逻机、卷着黄沙的狂风和地下隐藏的地雷,让人觉得这群身背黑板的教师的出现似乎有些荒唐,至少是不合时宜的。
然而,毋庸置疑,这就是电影《黑板》的开场景,毫无生气,没有一点彩色。看到那漫天的黄沙,听到那风不停地吹而产生的呼呼声,以及望着那满身疲惫、落魄的、背着黑板找学生的伊拉克老师时,叫人心里不免生出些疼痛来,亦叫人视野模糊些许。
持续了8年的两伊战争,使得两伊人民过着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生活。然而,战争使得教师处于两难窘境:要么以别的方式生存,要么自己寻找教育的对象。影片中的主角选择了后者,也许现实中更多的人会选择前者。
于是,他们毅然地背着大黑板在人迹罕至的荒原上行走,寻找着未受过教育的学生,寻找着自己的最终归宿。
然而,在影片结尾,黑板已不再是黑板,黑板的精神功能也逐渐被其物质功能所代替,继而成为了一块普通的木板。黑板被当做抬重病不能小便的老人的担架,遮掩夫妻生活的挡板,晾晒衣物的工具,躲避轰炸的掩体,少年受伤的夹板,乃至成为在离婚时分给妻子的财产。黑板功能的不断异化和荒诞化,实是凸显了战争的残酷和人名的苦难。
虽然经受着战火的摧创,然而,我们依旧可以看见其光明的未来,即使他们现在的处境不容乐观。但有了这么一群流浪的教师,不论哪个民族都将会有光明的前途的。
只有希望之光的传播,才能使下一代在相互理解中消除民族之间的误解,减少争斗与分歧,从而让民众走出战争的阴霾,过上和平安宁的日子。
这种希望正是流浪老师,在不断前行中孜孜以求的,我想看过电影的我们对于这种执着必定怀着相同的执着吧。我仅以此文献给那些背着黑板找学生的老师。我也无比希望他们的世界有所改变。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