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文章

雅赋网 > 文章阅读 > 励志文章 > 正文

竹篙粉传承人的坚守:一家老字号的非遗传承故

时间:2025-08-23  阅读:9  作者:岭师同心燃梦
7月9日上午,我们“同心燃梦”突击队来到德庆县回味粉店,对这家经营22年的老字号进行了深入调研。这次访谈让我们对非遗项目的代际传承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引发了我们对传统文化保护模式的深刻思考。

店铺的现任传承人是一位12岁的小姑娘,虽然年纪小,但对竹篙粉的制作流程了如指掌。她告诉我们:“要先挑好米,把米清洗好,再放在水里面泡一到两个小时。”在访谈过程中,她详细讲解了每个步骤:泡好的米要再清洗一遍,放到磨米机里磨两遍,然后把米浆均匀涂到盘子上蒸熟,最后晾到竹篙上。这些专业的知识从一个孩子口中说出,让我们既惊讶又感动。

小姑娘说这门手艺是奶奶教的。“我奶奶他们几姐妹一起合伙开这家店的,然后他就把这个怎么做粉的技艺教给我。”这种自然而然的家庭传承方式,让我们看到了非遗技艺最原生态的延续模式。虽然年纪小,但她已经能清楚地指出自家竹篙粉的特色:“我们的粉主要还是多磨一次,让粉浆更细腻,做出来也会更嫩一些。”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虽然这家店已经开了22年,从原来的地址搬到了现在的位置,但制作工艺始终保持着传统方法。小姑娘告诉我们,店里用的还是奶奶传授的老法子,只是在磨米这个环节用机器替代了手工,但要比别人家多磨一遍,这是保证口感的关键。

在交流中,我们了解到这家老店不仅受到当地人喜爱,也吸引了不少外来游客。“都有,外来旅客也挺多的,因为这家店铺也算是这边的一个老字号店,知名度会高一点。”小姑娘说这话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神情。这种来自顾客的认可,或许正是非遗技艺能够代代相传的重要动力。

作为调研团队,我们特别关注了这种家庭作坊式的传承模式。虽然规模不大,但这种由亲人直接传授的方式,往往能最完整地保留传统工艺的精髓。小姑娘说现在放学后经常来店里帮忙,这种耳濡目染的学习方式,比任何正规培训都更自然有效。

临别时,小姑娘给我们看了她记录的制作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奶奶教的各种要点。这份朴实的学习记录,让我们看到了非遗传承最真实的一面。临别时她说:“这也算是一种传承是吧。”这句简单的话,道出了非遗保护最本质的意义——让传统技艺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延续。

相关专题:传承 小姑娘 奶奶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文章大全励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