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范仲淹清廉家风说开去
《宋史》记载,范仲淹年少时就很有大志,前往应天府学习时,异常用功且很能吃苦。他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十分疲乏时,就用冷水浇脸;有时没东西吃,甚至不得不靠喝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后来为官,范仲淹也秉持了这种勤廉简朴、甘于清贫的优秀品质,且胸怀天下,爱民敬民。
范仲淹性情刚烈,但外表温和,本性十分孝敬,其母在世时,家境正处贫困。后来,范仲淹虽然做了大官,若不是家中来客,也决不大吃大喝。妻儿的衣服和饭食,仅仅只够自己充饥、御寒。同时,他“泛爱乐善”“为政尚忠厚,所致有恩”,也因此深受百姓爱戴。他去世时,四方闻者,皆为叹息,甚至“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
范氏家风,对于后人影响深刻,塑造了范仲淹儿子为人为官的优秀品质。儿子范纯仁年少时学习也不分白天黑夜,有时因学习到深夜,油灯的烟雾把帐顶都熏成了像墨水一样的颜色。范纯仁性情平易宽简,不以声色强加于人;正义所在,则挺拔特立,一点也不屈从;后官至宰相,一生秉持“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的德行操守。史书评价范纯仁“位过其父,而几有父风”。除了范纯仁,范家子女都深受父辈风范影响,范仲淹曾评说“纯仁得其忠,纯礼得其静,纯粹得其略”。
范仲淹的精神品质和优秀家风,在其子范纯仁等人身上得到了生动体现。范氏子孙繁衍千年,依然秉持先人所开创的家风。可以说,父母是子女的人生第一导师,也是最好的一本教科书。这对于当代的领导干部也有重要借鉴意义,管好子女亲属和身边人,严管才是厚爱,并且还要以身作则,用真实行动引领教育子女。
家风的力量总能穿越时光,发挥出令人惊叹的道德引导力和约束力。家风家训家规,或刻于石碑之上,或镌于牌匾楹联,或传唱诗词之中,其影响力早已超越有形,于无形无声处指引着子孙后辈向优秀先辈看齐。
联系到我们自己,父辈们善良正直识大体的品质,虽然在完善我们自己人生之路进程中时有闪光,但毋庸讳言,在今天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不良风气有时盛行的背景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在“立家规”、“正家风”问题上往往有所放松,甚至有时公私不分也觉得无所谓,而在有些问题上又不以为然,一些模糊认识渐渐占了上风,许多事情对照“八项规定”确实属于存在问题。
所以我们在深恶痛绝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的时候,更要反思自己、反思做人、反思“家风”:我们做的如何?是不是不如以前那么严了?有没有“别人可以,我为何不可以”的想法啊?“大领导都这样了,自己算不上什么”。要通过专题学习,切实端正态度,提高认识,一定要看到,家风背后体现的正是作风、党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只是私事,而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风向标,我们总能从中找到素质、境界的直接表达,甚至找到灵魂深处的影子,人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党的力量和民族的希望。
其实,良好家风也是我们个人干好工作的动力之一,犹如驶进港湾的船只,需要经常修理、定期休整,而不是添乱。树立良好家风,就像树立良好党风、作风一样,贵在经常、日常,也像居家过日子一样,要经常打扫整理,才能干干净净过日子,平平安安度人生,一旦家风偏离方向、失去正道,那么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所以,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管好、带好“一家人”。
相关专题:家人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