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袁家桥村,在八十年代以前,分大围子和小围子。在两个围子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河的东边是大围子,是村子的主要部分,村子的行政中心就在这边。河的西边是小围子,人口比较少。
在河的北头东岸,有一个往河里排水的口,人们管它叫水簸箕子,大约有七八十公分宽,一米左右长,用青石砌成。每到下雨,村里的水便沿着街道汇聚到这儿,通过这个水簸箕子,淌到河里。
现在这条河没有了,在八十年代初就填平了,盖上房子了,当然,那个水簸箕子也没了。现在两个围子已经连成一片,根本找不出原来那条河的痕迹。
那时候,只要一下雨,我们便会去那水簸箕子“放响堰”。
在水簸箕子前,有一大片空地,地势很洼,雨水会在那儿积聚,形成一个水滩。大片大片的水汇向水簸箕子,然后通过水簸箕子流入河里。水簸箕子的水跟河底的水有一个很大的落差,水在下落时,会形成一片像布一样的水帘,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东西叫“瀑布“,样子很好看。
为了能让瀑布更好看些,效果更好些,通常,我们会用泥巴先把水堵起来,等到聚够了尽可能多的水,我们会迅速把那泥堰推开,让巨大的水流奔泻而下,那透亮宽阔的水带,如同一条飞舞的巨龙,带着呼啸,直奔河中,溅起大片大片的水花。那时候,我们关这叫“放响堰”。
我们的欢呼雀跃,加上这如画的美景,仿佛是在童话里一样。
儿时的记忆,总有些是那么的深刻,永远也不会忘却。没事的时候,常常翻出来,在脑海里一遍一遍回味,就像是看电影,在脑海里,一帧一帧的,美极了。
——李泉清,电话:15265812936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