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短篇

雅赋网 > 短篇美文 > 短文短篇 > 正文

人这一辈子·小眼儿叔

时间:2016-05-14  阅读:434  作者:白色鸟风中找感觉

小眼儿叔跟大眼儿叔一样和我都是自己家的。村子里,自己家的人意味着血脉相连——心眼儿近,各种什么事儿,接触得就多。小眼儿叔和大眼儿叔年龄差不多,眼睛却不像大眼儿叔那般大,一笑眯成一线的眼睛很是聚光,从没见他少看见什么东西。因为和小眼儿叔同属6队,很多庄稼地都离得很近,自然接触说话的机会就多于大眼儿叔。

小眼儿叔的大号中有一“喜”字,这个字的运用可能是源于他是老大,我想。农村人盼儿子的想法,让他爹娘一看是带把儿的进而就用了这个“喜”字,尽管这只是大号中的一个字。村里人的名字,叫全的不多,取其一两字或改动一下,显得亲而近,且接地气儿。根据长幼序属,村里比他辈份大或年龄大的人都喊他“大喜的”,喊他二弟“二喜的”,而很少有人喊他大名儿——李合喜,喊他二弟大名儿——李合平,除非正式场合。不知怎么回事儿,他二弟被叫成“二喜的”,人们都知道叫的是谁,竟没用“合或平”二字。叫得人多了,也就叫开了。

小眼儿叔上边儿有一个同父异母姐姐,下边儿有三个弟弟和两个双胞胎妹妹。他爹,论辈份的话,我应该叫爷的。印象中,白毛巾罩着核桃似的脸,一手扶着肩膀上的挎篓,一手拿着钱锨,晨光中追着喘着粗气的黑母猪,为的是抢拾热气腾腾的粪。还有一点儿印记,他爹老的时候,他家门口搭了陵篷,七八岁的我在里边儿跑来跑去。小眼儿叔像他爹一样本分,坚守在村子里的土地上,和他的三个弟弟山南海北地讨生话形成两道风景。大家庭衍化小家庭,不仅是“家天下”一统观念的破碎,更是生产力的大大促进和自我价值的重新发现,像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一样。家家干劲不小,力争上游,抻着脖子奔小康,都过得不错。毛主席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左中右,四个家庭也不例外,小眼儿叔和四叔走得近,老二和老三来往多。真是对等!农村的事儿,有点儿意思。

小眼儿叔是个爱说爱笑的人,个头儿一般,五十七八岁的身板儿不显臃肿,黧黑的肤色透着力量。1980年代,那是一个多好的时代!田地里凉嗖嗖的空气里飘荡着一浪又一浪的笑声,笑得人肚疼,笑得人没了腰酸背疼,笑得人有用不完的筋儿。我在耧的边儿上,小驴似的拉着绳儿,直直地瞧着驾着两辕的小眼儿叔的弯着的后脊梁,像骡子一样,听着哗啦哗啦的麦种在父亲手握耧把的晃动下钻入松软的尘土里,憧憬着嘴咬白馒头的麦香。小眼儿叔这么能说,一套儿一套儿的,上下两片嘴唇一呱哒,就能喷出东家西家的许多笑话,甚至是弄不明白的男女荤话。七八个人的大笑,弄得路旁的杨树扭腰落叶,引得别的拉耧人扭脸观瞻。小眼儿叔自己不笑,只见接到我婶子抛来的“成不了事!”的娇嗔话语。十来岁的孩子,知道什么呢。

小眼儿叔不是个笨人,虽说走南闯北不多,但拿起瓦刀盖起房来,那真是专业技术人员。带着一伙儿人,上上下下,为许多家建起了房子。放下瓦刀去地,拿起瓦刀砌砖。零几年的时侯,村里许多人出外揽活儿,他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哪里干活儿,哪里就传出自得其乐的话语。那段儿,他经常挂在嘴边儿的话,口口相传。“不起早,不得黑,一天弄它三十八。”靠盖房又得一份收入,庄稼、梨树和桃树并不荒废。后来,又养上了猪。多快好省,力争上游。生活是多么美好!他想。

他有两个儿子。孩子们,结婚,生子,着实给小眼儿叔脸上添了几道沟壑,头上添了几丝白发。平常的印象中,从没见过他叹过气,眨巴着的眯眼不是颓废,倒是婶子的语气里,有一点儿没有女儿不能送羊的不如意。说起他大儿子刚娶媳妇儿那会儿。真是乐死人!他说,筷子夹菜总掉,还夹不好,坐着的小登子像有针一样,别扭死了。屁股摩擦着登子,收着腹,提着肛,生怕屁出来了,要不出去一下,回来再吃。逢人说起来做“公公”的感受:“响屁就不敢放!”记得最清的是,他有一句经典的话,说什么关于公婆和儿媳的话——来了个敌人,多了个叛徒。前几年,第一次听到这话从他嘴说出,我的心一震,惊诧这是多么有水平的话。这就是艺术,这就是生活,艺术源于生活。心想,他是怎么想出来的,他怎么就能说出来。两个儿子在外边儿做买卖,谋发展,像村里别的“农二代”一样。大孩子在秦皇岛买了楼,他的脸上写满高兴。

小眼儿叔出去不多,听他说去过一次故宫。“龙椅,不就是农村一‘圈椅的’吗?”他说。能有几人看出龙椅更多的价值呢?听着像大眼儿叔那些人讲的新鲜事儿,他的心潮也有翻滚。快六十岁的人了,人生这回事儿,他也在找寻答案。种地,种梨树,种桃树,养猪,拿瓦刀,这是他几十年的生活。有时有意思,有时没意思。井底的蛙,在井里呆久了,想看看更广阔天空,这很正常,但它跳得出来吗?回到家里,常能看到他和婶子忙碌的身影,听到他们亲切的话语,嚼着他们种植的桃梨。一次,他一人在疏梨。他,蝌蝌似的眼睛眨了一下,神秘而略显狡黠地问:“…………你在县城,去过那种地方没有?”我直接道:“没有!去过也不能说去过呀!”心想,小眼儿叔怎么问这个。噢!对了!有次谁谁盖楼时,关系不错的都去帮忙,许是大眼儿叔近乎天花乱坠的外景儿叙述驿动了他的心。同龄人的多姿多彩的生活,骚动着他长久扎根土地日渐苍老的心。又一想,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社会文化的浸染,让小眼儿叔困惑,在他快六十岁的当头。他只是想想,有何不可呢?

小眼儿叔是一个既能种地种盖房盖楼又本分而乐观的农民。

相关专题:生活 村里 儿子

赞(0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文短篇心情短文精美短文短文摘抄英语美文青年文摘读者文摘杂文精选短篇小说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