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美文

雅赋网 > 情感故事 > 情感美文 > 正文

端午,萦绕心尖的香

时间:2015-06-19  阅读:2004  作者:杨鹏杰

端午,萦绕心尖的香

杨鹏杰

每逢端午节临近,便想去旧城的老街巷转转,因为那里还能遇到为数不多的旧院老屋的门楣上插着束束艾草,还能看到拉着排子车的街边小贩叫卖粽子的身影,还能闻到那股糯米与蜜枣的甜腻随着粽叶的清香沁入心脾,复又浸润出一些温馨的情绪涌入脑海,牵绊着几许乡思和儿时记忆游离在这个古老而新生的草原都市,沉淀进满是霓虹的青城夏夜里,让人在庄严灵秀中把家乡——呼和浩特放眼仰望。

端午正值仲夏,小时候最盼着跟随父亲迎着晨曦去到草木茂盛的大青山南坡拔艾草。此刻的鸟儿尽藏在树林深处,似乎完全不理会我们的打扰,只闻得由近忽远的鸣声唧短啾长。路旁的夏麦田已然片片黄熟而乐弯了腰,不时地瞅见早起的农民伯伯挥镰收割着又一季金灿灿的希望。紧跟父亲脚步行走在阡陌上,裤脚和鞋袜不一会儿就被晨露打湿得沁沁凉凉。那时候的我总是记不住艾草的模样,只是不断地接过父亲手中一把把散发着丝丝苦味的艾草装进袋子,直到晌午已是鼓鼓囊囊一袋草香。回到家,父亲总是要挑拣些新鲜的艾草给旧院邻居送去,于是家家户户已然泛黄的门楣上便有了一束寄托平安健康的素雅幽香氤氲在小院每一个人的脸庞。

这时候,邻居王奶奶也总会送给我们小孩子一根细细花花的五彩绳栓在手腕上,据说小孩子要从端午一直扎着到五月十三,找一墩马莲花放到上面,就能驱虫赶蚊、惊吓草蛇、消灾避难、逢凶化吉。剩余的艾草,父亲会把它们像编麻花辫似的拧成一股股灰绿的草绳,说夏天夜里蚊子多,点燃艾草绳后,蚊子闻着苦艾燃烧的味道就会飞走,不知是不是真的管用,当年旧院里的几个半大小子拿着燃烧的艾草绳玩打仗、捉迷藏,结果一晚上胡闹下来,被蚊子叮咬的红包一个没少。倒是那略带药味的艾叶留香始终在心扉久久飘荡。

端午节的头一天晚上,旧院里、夜灯下、各家各户门前,母亲和邻居大娘、阿姨们包粽子的欢乐场景让我至今难忘。记得那还是物质匮乏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母亲趁着黄昏时分,早早地端出来一盆家里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就等着过端午包粽子才派用场的已经泡好的黄米和糯米,捞出事先煮好的粽叶和捆绑用的马莲放在方桌上,坐着小板凳儿一边和邻居唠着家常一边开始包粽子,我也时不时地打打下手。母亲熟练地将两到三片叠放的粽叶压住边缘捻开,双手同时夹住粽叶的前端往里对折成圆锥漏斗状,然后用左手握住,腾出右手来分别抓一小把糯米和黄米放进去,用手指压实,接着在重复放米、压实过程中,还塞几颗红枣进去,最后将粽叶折回包住,扯出一根马莲,魔术般的从中间交叉一绕、一系,一个又似圆锥又像三角的有棱有角的绿莹莹粽子就包好了。

起初我也好奇地学着包,可手中的粽叶和米粒就是不听话,不是漏了米,就是散了架,怎么包都不成个样子,没了耐心的我便跑开和小伙伴嬉戏打闹去了。而白花花的糯米、金灿灿的黄米和红彤彤的大枣在母亲和邻居大娘、阿姨们灵巧双手不停地翻折捆扎下,很快就连同一家人的温情、街坊四邻的欢快喜气,紧紧包裹进粽叶里,再经一番蒸煮,那份历经千年散不去的浓郁芬芳便飘满了整个院落、装满了人们憧憬美好生活的渴望萦绕在心尖了。回想当年母亲包的粽子,是如今流水线上的肉粽、蛋黄粽、水果粽永远无法比拟、不可替代的,那不仅仅是儿时的美食,还蕴含着向往富足、放飞希望的心愿成就了童年的五彩梦想。

长大了,不知怎么更喜欢端午在细雨靡靡的夜里度过,捧一掌心青城璀璨霓虹与五彩丝线手链交相辉映的雨珠连连,擎一束书写着今人祝愿与濡染着楚人坚贞,值得一生去高悬瞻仰的艾叶,如同再读《离骚》赋予生命熔铸的个性,带着些许骄奢滑落在《天问》间,将一段段不朽的神话传说不经意地闪烁成片片点点的思绪沉醉在重如历史车轮碾过、轻如高山流水摩挲的粽叶飘香的历史脉络里,不再犹疑自己的心是不是已慢慢变老,即便徘徊在追梦的方向一路走来的同时又怕时间消逝的太快,依然延续着、传承着一份妙到毫巅、如醉如痴的端午神韵,一如既往地绽放成塞北穹庐的绚烂在怀旧的时空里诠释着美丽的乡愁意味悠长。(1600字)

相关专题:端午 粽子 邻居 母亲

赞(7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口述故事情感文章情感美文情感日志爱情文章亲情文章友情文章优美文章经典文章情感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