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看完《大秦帝国之崛起》后,除了感叹先人们的智慧之外,也带来了很多的思考,诸如国运、如国君、如国士等……
民心所向,志士抱团,强弱之争胜负亦难料。
秦献公赢师隰与魏国展开大战,而那时的秦国在战国中处于小国、弱国的境地,以至于每一战都可能置秦国于亡国灭族的边缘,因此有了“天下卑秦”之说,但秦人血性,誓死卫国,一首“赳赳老秦共赴国难”震撼人心。那时的秦国多以团结奋战而得以悲壮自保,使强魏损兵折将却不得半寸山河,献公时期的秦国当是弱国团结自保的典范。相比之下的晚清,虽然国力衰退,但其综合国力在当时的世界上也算翘首,却每每败于东洋日本和西洋列强之手。是军中无良将?还是朝中无贤臣?古语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鄙人以为非无良将贤臣,实乃民心向背,脱离群众,政令失真,执行不彻的恶果。晚清的败亦算是后世之警钟。
决策英明,搭配协调,鹿死谁手留待后世观。
回到决策层,献公时期的秦国,其每战之主帅或为国君师隰、或为储君赢虔、或为公子赢渠梁。国君师隰威望冠于国,可聚民心、凝士气;储君赢虔作战勇猛、身先士卒,似锋利的矛刃,可使秦人锐气不减;公子赢渠梁智勇双全、举重若轻、量宽得人,似坚实的盾甲,可使秦国进退可旋。再看民国时期的国民政府:抗日之心不坚使志士不孝民心不聚,坐失多数战机;而作战之力不统,使多数战役胜则惨胜、败则惨败,徒伤国力、军力;客观的讲国民党军队高层不乏带兵有方、指挥有度的将领,但大多却因为部下执行力欠佳、军内中流之柱各怀私心、各兵种配合不力等因素致使其在抗战和国共交战中节节败退。前后对比,忽然让我想起西方学者的一句话: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阳可以战胜一头绵阳带领的一群狮子。今天看来,中央统战部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嘛。
任人唯贤,用人不疑,放权把关可图复兴业。
献公伤亡后,孝公掌国之牛耳,时值内有政局不稳、外有强敌虎视,然孝公审时度势,以海纳百川的气度,以“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的胸襟诚邀天下志士共谋大业,一文惊起滔天浪,各国欲展宏图的仁人志士纷纷涌入秦国,商鞅就是其中一员,通过士大夫景监的引荐,得以和孝公畅谈强秦大略,孝公赏识有佳,随赐封高位,并力排众议,举全国之力支持商鞅变法,在此期间秦国废除贵族世袭制以压制王宫贵胄们的奢靡之风、按军功授爵赐田宅以激励军士立功之心、废井田免徭役以发展农业、建县制开阡陌以加强中央政治集权,短短二十年间秦国成为战国中最为强大的诸侯国。这可视为孝公的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之举。
在商鞅和孝公商谈强秦之际时,商鞅提出三个要求,其中之一便是:“国君对变法主政大臣必须深信不疑,不受挑拨离间。否则,权臣死而法令溃”。秦孝公欣然答应,并说:“三百年来,变法功臣皆死于非命,此乃国君之罪也。你我君臣相知,终我一世,绝不负君!”,而后孝公也是言行一致。由此可见孝公用人不疑,且胸怀情义。
当商鞅相秦十年,值变法功败之际,也得罪了很多原来的贵族,变法之路愈加维艰,有栽赃、有陷害、有质疑、有反对。但孝公对商鞅的信任以及对商鞅推行的变法始终给予坚定的支持;当变法一次又一次的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孝公也会迷茫,他也不敢断定这样的执着对他乃至对大秦是福还是祸?但是历史给出了证明:变法是成功的。在今天看来,这种既放权又把关的秦孝公在千年以前是何其伟大!
尽管商鞅终被秦孝公之子秦惠文君车裂致死,但其死却使秦之变法更加巩固、更加得以长久。这也体现了商鞅设法、立法、执法、试发而不凌驾于法的臣品官德。商鞅之死与其他历朝历代的开国元勋之死不同,商鞅的死于孝公是深情,于文君是护法,于臣下是节操,于万民是立治。
我们的先人数千年来总是生生不息,杀戮也好、攻伐也罢,至少他们为这个民族的存续和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今天当我们去听以前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典故时,我们都是在吸吮先人们给我们留下的营养,所以每当我看历史剧的时候总是怀揣着敬畏之心去聆听、去受教。所以我相当讨厌不尊重历史事实而瞎编乱写的片子。随便提一句近年来三国可是被改得面目全非了。一群不肖子孙!
飞廉2013.10.08
相关专题:崛起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