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雅赋网 > 短篇美文 > 杂文精选 > 正文

论“官不聊生”

时间:2015-02-25  阅读:1374  作者:墨未浓

在机关,常听到一些人感叹“官不聊生”。时下为官,果真“不聊生”吗?就此话题,谈点看法。

“官不聊生”是从“民不聊生”引发出来的。“民不聊生”出自《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原文是“百姓罢敝,头会箕敛,以供军费,财匮力尽,民不聊生。”意思是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了。

照这个意思解释“官不聊生”,就是说官员已经无法生活下去了。官员有固定职业、稳定收入、良好的社会保障和一定的福利待遇,这样解释显然说不通。在“官不聊生”的背后,恐怕还另有潜台词。笔者认为主要是:

过惯了“富日子”的官员感到“水土不服”。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等一系列禁令相继出台,一只又一只大老虎的被捉,一批又一批苍蝇被拍,在反腐利剑威慑下,官员对请吃不敢贸然应允了,对礼金礼品不敢坦然笑纳了,对高档娱乐消费不敢欣然受用了……

这一系列“不敢”,使原本在觥筹交错中就能轻而易举办成的事,如今不行了。由此带来的巨额贿赂、灰色收入、色情服务、奢侈用品,以及饭店、会所等高档娱乐活动,也不复存在。“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悠闲日子,也与自己拜拜。

以往,正是对这些不该有的思想“官”念、行为习惯、工作作风,缺乏足够的管束,才让一些人对不良风气习以为常,误以为滥用职权、收受贿赂、吃拿卡要、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泡小姐,养情妇(夫)等是一种本事。随着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用权风险难以避免;随着转变作风持续深入,为官失落实属必然;随着众多“好处”突然失去,感慨自然在所难免。把本不该有的特权剔除,把非法收入拿下,把超标滥配的待遇归零,就抱怨“官不聊生”。

从“做官当老爷”回归到“人民公仆”觉得不自在。手中的权力被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官员的头上套上了党纪国法的“金箍”,规规矩矩做官、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成为常态。外快没有了、公车取消了、条子不能批了、牛逼不敢耍了,唯有一心一意给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方能称职。百姓是天、民生为大的为官标准,让官员觉得要求严了,行动不自由了,官不好当了。

在正风肃纪重压下,“千里做官,为吃和穿”的信念行不通了,群众的期盼更高了、从政的标准更严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的压力更大了,由衷感叹为官不易!

“利剑”始终悬在头上为官如履薄冰。过去,对官员的监督和约束相对较松,一些人把不作为、乱作为当成了家常便饭。现在,为官者的一言一行都要接受组织、群众和社会舆论的严格监督,各级纪委监察部门的举报电话、网站,常年受理,节假日都不休息。加上媒体紧盯,官员时时感到责任重大。

有些官员非正常渠道选拔,除了搞腐败,别无本事,让这种人“不聊生”,应该说是一件好事。

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雷日科夫引用过一句名言:“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它是负担时就会稳如泰山,而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按这个理解,“官不聊生”是一种改革、一种进步、一种应回归的常态。

为官者彻底摆脱名缰利锁的束缚,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人生追求,牢固树立非义不取的名利观、健康文明的交往观、实干立身的进步观。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民众生活才会向更辉煌的目标踏步前行,为官者才能受到老百姓的拥戴。

相关专题:权力

赞(37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文短篇心情短文精美短文短文摘抄英语美文青年文摘读者文摘杂文精选短篇小说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