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没有哪一种优越能够像精神和灵性上的优越那样,让一个人真正地免于自卑。
2
除了精神和灵性,人与人的其他差距只是大与小、多和少的区别,但他们仍然在同一水平面上。只有在精神和灵性的层面上,人与人之间才产生了垂直的落差。
3
一个人最不愿意承认的,莫过于别人在精神素质上相对于他的优势了。因为,这不仅仅牵扯到一般意义上的面子问题,它甚至已经关系到了双方在生物进化上的排序和地位,这是他绝对无法忍受的。
4
有些人的神态和体态,已经反映出其内在独特的精神世界;而有些人在精神上所呈现出来的,也只是其肉体欲望的延伸。
5
当内在的精神消散,其外部也将失去清晰的轮廓。对人来说,灵魂涣散的直接后果就是肉体的松弛。
6
一个平庸的人只能看到别人的身体及外在所拥有的东西,他不会发现别人内在所具有的精神素质。
7
要发现别人身上所具有的优异素质,一个人自己就必须多多少少拥有这种素质。
8
当我们试图探测别人内在的深处,却没有发现他们的灵魂,只见沉渣泛起。
9
物质的世界,那里也许会发生一些巨大的事,但永远也不会发生伟大的事。
10
物质从来就不会直接使精神变得伟大。
11
人一旦变得现实,随之而来的就是精神上的生锈。
12
那些从来没有品尝过精神和灵性快乐的人,必定会在物质上追求一种极致的生活。
13
追求外在的奢侈是因为内在的贫瘠,当一个人已经丧失了内在成长的可能性,那么就只剩下追求奢侈这一条路了。
14
人只能通过精神和灵性的成长——而不是通过竭力地掩饰自己的动物性——来变得伟大。
15
外在的成长是一种掩埋,内在的成长是一种绽放。
16
低劣是精神狭隘的同义词。一个人越是低劣,他就越是不能相信世界上那些崇高和神圣事物的存在,因为他以自己内在的可能性去估量其他一切事物的可能性。
17
一个心灵狭隘、粗糙的人,他只能活在一个异常狭小的世界中。一个人自己活在什么层面,整个存在就只向他显示那个层面。
18
一个人灵魂的强度,就是真理能够对他产生冲击的强度。多数人还不具备承受真理的能力,他们的灵魂还太赢弱。
19
如果说一个赢弱的身体无法享受性的欢娱,那么一个赢弱的灵魂也同样没有能力去享受那些由智慧和艺术带来的更为高级的美感愉悦,这种能力的缺失可以被认为是灵性上的性无能。
20
叫绝是一个人的内在智慧与一个外在智慧相遇而产生的一个高潮现象,它相当于精神上的叫床。
21
当灵感出现时,那是令人心醉神迷的,它是一个灵性上的性高潮。
22
任何意识领域中新颖而独特的东西,对那些精神平庸的人都是一个不小的打扰,那甚至被他们视为一种挑衅。
23
但凡天性高贵的人,他们对权力都怀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24
一个具有自己独特性的人,也能够并且乐于欣赏他人的独特性。
25
只有当精神能够完全自由,亦即它从欲望中完全独立出来时,它才成其为精神。
26
欲望产生下坠,灵性产生向上的浮力。
27
深刻的东西之所以耐人寻味,那是因为它更接近于事物的本源——亦即那个无限、永恒的万物之源,那个味道正是从那个源泉蒸发出来的。
28
越是深刻的东西,就越是值得反复回味,只有深刻的东西才拥有一种纵深度。深邃,其本身就有无穷之意。
29
越是深刻的事物,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感便越持久。而那些肤浅的东西,给人就只是挠挠痒而已。
30
深邃的东西总是好的,即使它是死亡;肤浅的东西总是不好的,即使它是生命。
31
到处游荡,你可以看到更多,但唯有当你停下来定在那里,你才能看得更深。当一个人能够看得更深,他就不需要再看得更多。
32
肤浅的人对深刻的事物怀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所以,即便是深刻不经意间偶尔掠过肤浅的地盘,前者也让后者极为不快。
33
崇高的事物,就是那些能暂时驱散一个人欲望的东西,崇高是一种自我被削弱的状态,一种相对无我的状态。
34
对真理的需要和渴望造就一个人的灵魂。
35
境界意味着它是不实用的,它是非功利性的,欲望对它鞭长莫及,那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境界。
36
一个现象的等级越高,能够参与其中的人就越少。一个能够被拿来分享的丰富,还不是那种终极的丰富。
37
文学作品如果没有上升到哲理和灵性的境界,那么它就只是充当了这个世界的装饰和点缀,以及人们精神上的麻醉品。
38
凡是完全源自于灵魂的创作,都属于神来之笔。
39
只有在灵魂中才会产生原创。原创在这个世界上之稀有,正是因为灵魂的稀有。
40
凡是模仿的东西,都不会给人以浑然天成的感觉,因为它里面没有一个统一的灵魂。
41
只有灵魂才会拥有一种清晰的风格。
42
拥有灵魂,就意味着一个人能够与神圣的事物产生感应。
43
当一个人已经品尝过神性的滋味,他就不可能再对世俗抱有一种严肃的态度,相反,他将以轻松和谐谑的态度对待世间的一切。
44
因为我们自身不够纯净,所以我们无法感知纯净的事物,主要是那个敏感度丧失了。
45
如果要让一个房间通透,那么就要把窗子打开,让风吹进来,让阳光透入。内在的世界则相反,如果一个人要让自己的灵魂通透,那么他就应该关闭所有感官的窗户,甚至要关闭思维。
46
当内在变得清晰,自然就会有喜乐渗透出来。
47
一个清醒着的生命才会熠熠发光。
48
唯有内在的不断成长才能让一个人始终保持新鲜,也只有这种新鲜度,才不至于使一个人对自己产生厌倦。
49
每个人之于自己才会有真正的成长,别人之于我们多半只是一种干扰。
50
物质的事可以迁就,灵魂的事则无法妥协。
51
那些让我们分心的事情并不能真正地拯救我们,而那能够拯救我们的,我们却从来不去关注它。
如果我们要拯救自己,就不能把自己一直分散到外面的事情上,而是要向内集中。
52
外在的成功需要一个人去进取,内在的成长则从撤退开始。
53
灵性和野心无法在一个人身上共存。
54
人更应该去生下他自己,而不仅仅只是在肉体上繁衍后代。
55
一个人必须攀上精神的高地,唯有这里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俯视者。俯视者通过俯视自己而超越自己。
56
精神的成熟,就是走过从仰望这个世界到俯瞰这个世界的过程,直到最后能够平视这个世界。
57
真正的自由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那需要一个人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在,那需要一个人拥有一个独立的灵魂。多数人并不能承担得起这样的奢侈。
58
只有精神才值得崇拜,也只有精神才会去崇拜。
59
看不到别人的灵魂,这本身就是对别人最大的不尊敬。有了这个根本的不尊敬,一切表面的客套和礼节都已经索然无味。只是,一个自己有灵魂的人,才会觉察到别人是否有灵魂。
60
人若是没有灵魂,那么他最多只是一个高级工具——一个能够发明其他工具的工具。
61
只有两个灵魂才能够真正地交融,也只有两个灵魂才懂得怎样在彼此之间保持最佳距离。
62
精神上的空虚就像一个无底洞,尽管人们一直以财富、权力和名声等各种物质手段去填塞它,但那些东西仅仅在洞口稍作停顿,便坠入深渊消失不见了。
63
对这个世界越来越感到陌生,这是一个人内在成长的迹象。
64
一个已经没有了欲望的人,这个世界对他来说就已经死去了。只有当一个人对外在的世界死,他的内在才会活过来。
65
如果把灵魂比作国王,那么心灵就像忠臣,而头脑则是奸臣。
66
我们更容易从艺术作品中发现灵魂,而不是从别人身上看到灵魂。
67
我不相信大自然仅仅是物质性的,它一定有自己的灵魂。
68
就两个人而言,最近的是他们灵魂之间的距离,最远的是两个自我之间的距离。两个没有灵魂的人凑在一起,那将是一个悲惨的事件。
69
头脑知道高兴,心灵知道喜悦,灵魂知道极乐。
70
灵性亦即对神性事物的体验,它的最大障碍不是人的动物性,而是人的理性。
71
悟性超越于理性,悟性起始于理性止步之处。
72
通过头脑,你与别人连结,你与物质世界连结。唯有通过灵魂,你才能与神性的事物连结。
73
人若是有灵魂,他就可以很喜乐地与自己在一起。人若是没有灵魂,那么无论对于他自己还是别人,他都是极其乏味的。
74
一个能拥抱自己灵魂的人,已经不需要再去拥抱别人的身体。
75
一个人若是能够独自完全喜乐、无条件地喜乐,他就不会再期待任何事情——即便是爱情。
76
任何庸俗的东西都有损于一个人的灵魂,平庸的人是没有灵魂的。
77
平庸就像湿热沉闷的空气,窒息人的灵魂。对孤独的渴望,其实就是灵魂想要摆脱庸俗那种窒息感的冲动。
78
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必然是肤浅、空洞的,这样的人没有创造力,没有独特性,没有某种可以向外绽放的东西。
79
人与人之间并不会因为朝夕相处而变得相似,却可以通过各自内在的成长而在心灵上趋于相近。
80
头脑是燥热的,心是温暖的,灵魂是清凉的。
81
与一个人的内在可以达到的深度相比,整个外在的世界都显得肤浅。
82
当一个人与整个存在交合的时候,他的灵魂会以各种姿势翻滚。
83
当一个人溶解的时候,他就知道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即他只是一股能量而非形体。
84
当一个人已经看到过了自己的本来面目,那么他就不会再关心别人对他的评价。甚至,别人的看法只是为他提供了一些娱乐而已。
85
把意识从自己的身体和头脑中分离出来,一个人将体验到不死。
86
我认为的浪漫,是一个人在精神和灵性上所达到的境界。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