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雅赋网 > 短篇美文 > 杂文精选 > 正文

“某”字现象

时间:2013-11-30  阅读:1386  作者:墨未浓

“某”字现象

□墨未浓

在通报违纪官员时,使用“某”字,似乎已成为一些地方频出的“外交辞令”,只要在百度上搜索“某姓官员”,就会出现无数条相关结果。最令人关注的是黑龙江省公布的一份作风整改成绩单:严肃查处547起顶风违纪案例,通报424人、调离岗位7人,对一名某姓喝酒致使陪酒人死亡的副省级干部,给予留党察看一年、行政降级的处分(央视2013年11月9日《新闻联播》)。

违纪通报,用“某”字隐去违纪者真实姓名,让人看着感觉羞羞答答、扭扭捏捏、遮遮掩掩,如鲠在喉。

查处群众深恶痛绝的违纪案件,是大快人心之事,实名通报违纪人员理所当然。但许多违纪通报,“某”字现象频出,如此模糊通报对象,其警示意义到底有多大?很值得质疑。

“某”字通报,缺少一种勇气。用“某”字遮羞的违纪通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官方怀有不敢深究的恐惧心理:原本不想管,但问题已碰到鼻子,只好“点到即止”,生怕惹急对方,“拔出泥带出萝卜”,用“某”字留一条退路最安全。在信息模糊的情况下,被处理官员没准那天就悄然复出了。

“某”字背后,尽显违纪成本低廉。一些地方的违纪通报,举例时某来某去,语焉不详,含糊其辞,不痛不痒,不敢直面问题。对公众掩盖事实,把“某” 字当作违纪官员最后一道遮丑布和保护伞,无形中纵容了违法乱纪。

“某”字代人,暴露高官腐败特权。通报权力掌握在官员自己手里,运用自如,左右逢源。有了好事,专门向媒体发布,自我表扬,说得越明白越好,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字,电视中有影,生怕人家不知道;出了丑事,通报批评,左遮右挡,支支吾吾,含糊其辞,说得越模糊越好,生怕被人家知道。

“某”字频现,掩饰了部分责任。在“某”姓大行其道的文件中,到底是谁喝酒致陪酒人死亡,外界始终不得而知,更不知道这顿饭吃了些什么、过程如何、陪酒人是怎么死亡的、劝酒人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等等。极有可能拿出一大笔公款摆平死者家属,变大事为小事了事。一个“某”字,掩盖了事实真相,让责任人逃脱了追究和谴责。

“某”字面具,让群众浮想联篇。给违纪者带上“某”字面具,会生出许多谣言扰乱视听。不让官员沾丑名,官方就得失信誉;不让违规官员受公众责难,公共信誉必然挨百姓板砖。街谈巷议,人们难免去联想和猜测:高官们吃的是燕窝鱼翅,花的是巨额公款,搞的是权钱交易,还有美女陪酒、色情服务……

“某”字遮羞,降低了反腐败正能量。违纪通报,本来是传递反腐败正能量的大快人心之事,用“某”字这样一遮羞,违纪通报的正能量便大打折扣,产生的是为腐败遮羞的负能量。

“某”字滥用,消解了人民问责信心。对违纪官员不通报,上面交代不了,下面群众不答应;通报,又底气不足,难以理直气壮,于是用“某”字打哑谜。这种避重就轻、为尊者讳、蜻蜓点水式的违纪通报,消解了人民政治问责信心,弱化了公众对官员行为的监督。

只有让“见事不见人”的通报批评从遮遮掩掩走向公开透明,变“某”字为实名,才能增强问责处罚的威慑力,让已经架起的“高压线”带上“电”,让被问责官员和部门在公众的监督下积极认真改正进步,倒逼官员真正扭转不良作风,守住自己的“底线”。

相关专题:现象

赞(27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文短篇心情短文精美短文短文摘抄英语美文青年文摘读者文摘杂文精选短篇小说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