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文学就得感谢电影。想想如果不是冯小刚拍了一九四二,就不会有什么人去看刘震云的那篇近似报告文学的小说,当然这些人也包括我自己。
赶在电影之前看了刘的小说,怀揣着的心思可能是:没有文学哪来电影,这次电影又把文学糟蹋成啥样了。小说读完后确实有种苦从中来,欲哭无泪的感觉,并深深愧疚,因为自己的无知,因为苦难如此轻易被遗忘。那么电影呢?
潜意识里把文学和电影分了等次,所以带着挑剔的眼光走进电影院也在所难免。另外,因为电影宣传的功效,我一门心思想要去体验苦难的滋味。通常有这种心思的人有两种:要么是现实太美好了,要么是现实不如人意,共同点是:都不知足。前者不满足是因为闲得慌,无所追求了,想看看生活的另一面是什么样子;后者不满足理由充分,但却想着总有比自己更悲惨的吧,于是为了获得某种心理平衡,需要去瞧瞧别人的苦难。
不是要忆苦思甜么,所以无论怎样的悲惨都应该在预料之中的。
人物、情节这些在原小说中本不确定,为了故事讲述的需要,老东家出场了。导演本来想通过老东家前后境遇的巨大反差来突出灾难的严重,但是张国立那张老实本分的脸大概不太适合演这个角色,老奸巨猾、吝啬贪婪这些词用在他身上实在不合适。所以老东家从一开始的被一群暴民抢了自家的粮仓,烧了自家的房子,杀了唯一的儿子,本就是个值得我们悲悯同情的角色了,后来的逃荒和最后落得孑然一身,自然也不见得比之前悲惨了多少。所以,面对老东家,我的眼泪掉不出来。
其次,便是花枝了。花枝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有计谋、有胆略的人才,再加上有些姿色,要是到了和平年代,估计要平步青云了。可惜,她生错了时代。女人最大的资本便是自己的身体,花枝深知此道。为了填饱肚子,花枝毫不吝啬自己的身体,丝毫没有饿死事小,守节事大的念头。即便是影片一开始面对少东家的调戏,要求也就两个红薯而已。最让我感动的却是她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被卖,拼死一搏的场景,如果说要在花枝身上体验苦难,莫过于此。最后她把自己送给了拴柱,把儿女托付给了他,转而又卖了自己得了两升小米让他们有条活路,自己也有了活路,这种种也许太过于算计了,让我有些应接不暇,所以我体会到的是对付苦难的法子,而不是苦难本身。花枝是为了冯氏幽默必然出场的一个人物,还有一处体现冯氏幽默的就是星星吃撑了肚子,弯不下腰的一处,同样没有苦难,有的是苦苦的一笑。在巨大灾难面前,幽默只能显现其轻佻,估计冯导不这么认为。
张涵予在集结号的表现曾让我刮目相看,此次扮演的牧师角色同样值得称赞。这位诚心传教的安西满热情洋溢地要给世人带来福音,信心满满地承诺上帝必将拯救这场苦难,可是当他看到从天而降的不是上帝而是炮弹,周围躺着的不是天使而是尸体时,曾经坚定无比的眼神充满了疑虑和悲苦。灾难面前,信仰也变得无效。最后他来到了教堂,质询上帝的存在,可结果只能和传教士抱头痛哭一场,这里我看到了的是无奈,没有苦难。
看到片中的蒋介石,我总想起温情一词。如果在改革开放之前拍此片,或者还不用那么早,马英九上台之前拍此片,估计蒋介石在影片中都会是另外一个形象。冯导考虑到台湾市场或国际市场,所以不便把国民党和蒋介石拍得十恶不赦吧。但总不能如此不痛不痒啊! 这是一场天灾,更是一场人祸! 刘震云的原文对于此点确是坚信不疑的! 可是当影片中的蒋介石日理万机,身处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运筹帷幄时让人不忍心责怪他,而当他对着一位烈士的遗孤说出:“你的父亲是伟大的军人!”时,我竟然要流泪了!对于我的流泪,我自己真是痛恨不已! 我的眼泪原本是为着苦难准备的,可现在却为了这场苦难的制造者(也许不是有意)的一句冠冕堂皇的话而流下来了!
后来我想,历史是怎么被改写的,苦难是怎么被遗忘的,此处可见端倪。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