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短文

雅赋网 > 短篇美文 > 精美短文 > 正文

中药的情味

时间:2012-12-05  阅读:9984  作者:花儿爷

大概是因为每次得的都是感冒咳嗽,所以药方还是有所相似的。到后来,我练就了看到药材就可以知道哪些药一起煮出来的味道的本领。比方说,出现苦杏仁碎和甘草的时候,这一副药煮出来的最苦的,而且是一种非常干净的苦;如果出现白芥子和蝉蜕了,这一副煮出来苦味中会带有酸味,这也是我非常讨厌的一种情况;如果出现了桔梗片和野菊花,这一副药就比较给面子,味道是透明的甘。说它透明,是因为它就像煮得温温的水,加上一丝若有若无的甘……

虽说都是治咳止咳的药方,但实际上又会因为每一次咳嗽原因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药。比方说,如果是因为上火而咳嗽,药方里常常会有天花粉或四叶参(也可能是鸡骨草);如果是着凉感冒最后引起了咳嗽,药方里可能会有少量的苍耳子;如果痰多,药方里面可能会有瓜子金、桔梗或者杏仁……

说到杏仁,我想起我的高中数学老师说的她自己的经历。有那么一回,她生病咳嗽不止。因为大概知道杏仁有止咳的功效,所以吃了很多杏仁。但苦杏仁是有小毒的。她说吃了之后她就头晕眼花,最后赶紧吃了些什么相克的东西解毒。她说的时候表情夸张,惹得大家都笑作一团。可是,中药材是多么奇妙的东西,一副药里可能会“君臣佐使”全有,不同的药方会用不同的药引,药材可能会有小毒……《本草纲目》里分有水部,土部甚至火部,万事万物都是用药。

先前读了谭恩美的《喜福会》,有听说她曾经一度想把书名该做《风水》(Winds and Water),以至于我顿时对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风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国人眼里的“风”和“水”似乎具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如果仅仅说这些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一部分,似乎太狭隘了。中国百姓的“风”和“水”是如此地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啊!比方说“风”。

相信我们都曾经有惧怕喝中药的经历,年幼的我毫不例外。印象至深的是,小学的一次生病,药很晚才煮好了,凌晨的时候母亲把我从床上叫醒,说是要喝中药了。我顿时既恐惧又愤怒,又哭又闹满心的不情愿。母亲虽说第二天还要上班,却还锲而不舍地抚慰我。直到最后,我一边哭一边把那难喝至极的黑东西灌下肚子。还未喝完,就开始反胃呕吐。在那次以后,我一旦是喝了极苦的药就很容易呕吐。那时母亲在一旁轻轻抚着我的背一边帮我顺气,一边喃喃道:“没事了,没事了,把‘风’都呕出来就不咳了。”

“风”?“风”是什么?它是怎么进入我的身体的?

我突然又想到很多关于“风”的故事。坐在电动车上的时候,母亲总会要我戴好头盔,说是别让“风”吹到;感冒头疼了,大人就会说是入了“风”;咳嗽的时候如果痰是青色的,就会说是中了“风”毒……“风”在年幼的我的心里成了一个来去无影却无所不为的神奇物质。

只是随着长大,那些感冒咳嗽的原因也逐渐科学化、明朗化,不再像以前一样用一种类似于故事的方式来诉说。而恰巧的是,我与城里的两位老中医的交集也在那时开始减少。他们中的一位去了香港工作,另一位退了休。听说去香港的老中医的儿子继承了父业,他的儿子其实也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

再后来,得了感冒咳嗽,常常看的是西医。每次吃西药或打吊针的时候,母亲都会叹息说,西药很“削”。虽然当时不明白,但也大概猜到是“对身体不好”的意思。有时候看中医,也会去正规的中医院。那里自然也是有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有一次去开调理身体的药方,他说,没有人是需要总喝中药的。我心里竟隐约感到一阵失落。

直到几个月前,赶在开学报到前生了一场病。带病来到珠海,去了某个社区诊所。那个医师倒也奇怪。号了脉便说了一大堆什么“这种咳嗽是由海洋性气候引起的”、什么这个“菌”那个“病毒”之类的话,让人摸不着头脑。折腾了半天,最后我连他开的药都不敢吃。那时候,行李包里面还带着从家乡带回来的中药。药材特殊的香味从纸袋中渗透出来,显得特别迷人。如今的我已经不像过去那样畏惧中药的苦味,仿佛那苦味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相关专题:中药 中医 老人

上一页
2/3页
下一页
赞(16
猜你喜欢

阅读感言

欢迎评论,感谢支持!
文章推荐
深度阅读
短文短篇心情短文精美短文短文摘抄英语美文青年文摘读者文摘杂文精选短篇小说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