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想起陌生的优秀,这个新词。该是因为内心诠释的一种理由:时下优秀的人,大多让人觉得陌生,陌生的人也不乏优秀的缘故。任何严于律己的人,在没有被宣扬与放大之前,即便再陌生也是当之无愧的优秀,比如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任何人贪恋殊荣的人,在大肆宣扬,大张旗鼓之后,即便再优秀也是一种刺骨的陌生,比如曾倒在糖衣炮弹下的无数高官。
优秀分两种,一种真实,一种伪善。真实优秀的人,寄托于生活中,从来不会说自己优秀,所以优秀的人是扎实于手上功夫的人。伪善优秀的人,仰仗于一纸之间,从来都是善于遮羞,故而伪善的优秀,仰仗的是嘴上功夫。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时,我们最怕的,就是一张赫然鲜明的证书背后,给人留下的是对于获奖者本人无限的陌生感,无论从生活上还是精神上。这种陌生,源自于他本人既往的行为,或错误,或顽劣,亦或是他明知自己的前言往行,却还为了一纸名利大言不惭的表面表功,这本生又何尝不是一种优秀的陌生?知人知面,却不知其背后虚伪的良心。
纵观优秀的人群,或许都与“长”字有关。股长、课长,科长,处长,局长,厅长,部长,省长。让人不禁胆寒,有多少人,是为了获取评优争先的捷径而空有其名却不谋其职。又有多少优秀的人,是只愿接受荣誉的奖励,却畏怯接受落选的惩罚。有时候,敢于放弃荣耀的人,才是真优秀,因为对他而言,优秀是一种习惯,而不在乎过去怎么样。习近平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因为真正优秀的人,是甘于做群众,甘于平凡的人。相对于虚伪,他所满足的不是一张载满光荣的纸。真实的优秀是一种本能,肯定其成绩的方式就是给与其施展才华的一方热土,检测其成绩的标准该是还原最底层群众真实的生活境遇。只有虚伪的优秀才需要娇娆造作,裹在画蛇添足的荣誉中,见不得阳光又经不起雨露。
见过大学校园里,评优争先的怪象,我想其他领域也该是如此。有的学生干部,上课迟到、旷课,考试舞弊、挂科,写作剽窃、抄袭,却也是沽名钓誉的优秀,而他在获奖感言的时候,能盛赞自己一番,获得老师的嘉勉,可谓恬不知耻。理由只有一个:管好上面的一张嘴,就可以管住下面的一片心。这种优秀,难道不陌生吗?这种优秀的人,融入社会,难道让我们对社会不产生陌生感吗?所谓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这种浪得虚名,行苟且之事的名利,也只能由他们专属。同时,当那些伪善优秀的人开始觉得世界在意它的重要时,社会也刚准备原谅其真实的幼稚。
有时候我们会想,是谁助纣为虐,捧起了那么多伪善优秀的人?又是谁,让我们逐渐在对抗邪恶的正义面前,失去了自己的代言人?后来发现是我们自己。难道不是吗?在公选、直选面前,又有几人能一针见血的披露?或因为自身力量的卑微,或因为明哲保身,或因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因此,在任贤举能逐渐变成一种对于申报材料的形式主义审核时,敢怒而不敢言的民意,就逐渐掩盖了实质主义的真实。没有一个人,表面上不会趋炎附势的对于这种抗争邪恶的“出风头”做法表示驳斥,也绝不会没有一个人,心理上不会心悦诚服的对于这种人表示由衷的敬仰。当我们都向善的用良知检讨社会的时候,你是选择沉默寡言,还是宁可一无所有?还是团结起来,在这个讲真话,听实话,也需要地位与权势支撑的年代,放弃这可有可无的权利,利己却不损人。
早些时候,央视陆续播放过一些连续剧。剧中的主人翁都来自于基层,服务在一线,为一方水土熟知,却不为全民所晓,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多人都因公殉职。比如:电视剧《远山的红叶》原型:王瑛;电视剧《永远的忠诚》原型:沈浩;电视剧《国门英雄》原型:关汉生;电视剧《营盘镇警事》原型:范党育;那时,我总是不解,总在想:为什么英雄大都是曾经的,而狗熊大都活在当下;英雄大都是追授的,而狗熊大都是授予。后来慢慢才明白,优秀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安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努力,静静收获,从不喧哗,从不张扬,应了那句古训:真英雄炼性摄心,假豪杰任才使气。有时候,陌生也是一种优秀。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