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是心之窗,心是眼之门,心和眼是人的两双眼睛,有眼无心,是瞎;有心无眼,是盲。
小时候,我们的眼和心几乎是一致的,目之所及也是幼小心灵所能看到的最远距离。我们的眼睛看到了爱,就相信世上不会有恨不会有欺骗不会有虚伪;我们的眼睛看到了恨,就相信世上没有爱只有冷漠只有孤单;我们的眼睛看到了美,就相信人间就是天堂;我们的眼睛看到了丑陋,就相信处处都是地狱。即所谓的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切都那么简单。单纯,多么不幸,又多么幸福。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目之所及不知何时变成了看山非山,看水非水,让我们的心在纷繁中迷途。奢华和美丽诱惑了我们的双眼,渴慕和虚荣却迷惑了我们的心灵。世间真实的存在,被蒙上浓浓的迷雾,雾里穿行,能凭借的是什么呢?一双眼睛是不够的,他看到的是咫尺之间,咫尺之外除了雾还是雾。都说英雄出少年,那是因为对世界无知无畏,雾中穿行,心无所畏惧,看世界,闯世界,成功与失败也无所谓,成功了自然是人们眼中的英雄,即使失败了也还有大把的时间在无数次跌倒之后重新再战,这就是成长。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不经历风雨的人生怎能叫人生?重要的是,在成长的路上问问我们的心吧,凭借人的本能和直觉来为自己领航,方向就在自己的心里,拨开重重迷雾,睁开心里的眼睛为自己带路。
每个人直觉的敏锐是有差异的,这差异造就了社会分工的不同,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英雄,但是人人都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无可替代,关键在于怎样用好自己的两双眼睛。睁开眼用心看看自己,看看自己所处的环境,将自己融入环境之中,不管是万绿丛中的一点红还是万绿丛中的一抹绿,存在就是价值。世界缺了你一个没什么不可以,可是世界正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你才会完整。
记得一个年逾古稀的老者这样回忆他年轻的样子:
那时家里很穷,心想反正都是穷,豁出去吧!跟师傅学门瓦匠手艺养活自己。凭着年轻做资本他学会了瓦匠手艺,他看到很多瓦匠师傅虽然手艺很精可是活路并不是很广,还不足以养活自己,更别说娶媳妇养老娘。他在做瓦匠活的时候,闲暇之余又跟一位雕工精细的木匠师傅学习雕花刻花,后来瓦匠师傅的职业空间渐渐小了,他开始用从木匠师傅那里偷学来的手艺自己做家具卖,家具市场竞争的也是相当厉害的,可是那些雕花却给他的家具带来了附加的价值,他的家具卖的很火。
如果不用心,仅仅凭着自己的眼睛这位老者恐怕永远也实现不了能养得起自己这个心愿的。路只有走过了,才会知道自己走的对与错,身在途中,没有任何参照物,只有凭借心来为自己带路。所以,成功失败只在一念之间,守住自己的心,向着既定的的方向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慢慢我们看到了原来爱是可以与恨相伴相生的,美与丑可以是共依共存的,世界正因为这种依存才变得矛盾而复杂,世事万象之中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具体形象的好与坏,不变的只有永恒的时间慢慢销蚀着人生岁月,把人一步步带向死亡。
当我们清楚的知道心和眼——人的这两双眼睛看到的其实只是似与不似之间的距离时,我们是不是已经老了呢?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