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二岁,懵懵懂懂的年纪,在父母身边整天快乐的像只小鸟,对亲情的感觉就像起了雾气的玻璃,看不怎么真切。
直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个下午,历史老师正在讲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窗外阳光暖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粉笔灰在阳光的怀抱里翩翩起舞,我不禁看的有些痴了。
等我发呆反应过来之后,忽然在心口疼了一下,有种莫名的恐惧感,当时没怎么放在心上。放学回家推开家门一阵空荡荡的,失落感更加涌上心头,我把书包一甩,给妈妈打了打个电话。
我问她说:“妈妈你在哪儿,什么时候回来?”
妈妈叫我先去奶奶家吃饭,她有点事情过一会儿就回来。当时我也就这么后知后觉的去了奶奶家吃饭,晚上接着上晚自习,期间还因为和同学聊天被班主任瞪了一眼。
那一年,我中考,父亲摔断了左腿,一个星期之后我才知道。
我当时竟什么都没有察觉。事后回忆起来,的确有很多地方不对劲,并不是妈妈隐藏的很好,是我压根就没有多想。我没有发现妈妈微红的眼眶,晚上自习回来吃着妈妈煮的宵夜,听着她略微沙哑的问候,我只当妈妈得了一场小感冒。
就连我说爸爸几天都没给我打电话,也因为妈妈一句“你爸爸打电话来的时候你还没到家呢”匆匆带过,我甚至没有发现妈妈笑容有些勉强,看似随意却又隐忍。多少事情禁不起事后回忆,说不悔恨其实是在骗自己。
爸妈的本意是不要让我知道,可我还是知道了,因为邻居的偶然问起。当时正在吃晚饭,喝的是板栗排骨汤,我坐在家门口,还在想晚上要带些什么零食去学校,一句“你爸爸现在怎么样了”让我彻底懵了。
周末,班上有同学聚会,我甚至想参加完同学聚会再去医院看爸爸,现在想想,真的没办法理解,那时的我怎么会那样的不懂事,如果真的有时光机,我会回去给自己一巴掌。
推开病房门,就有一种从头凉到脚的感觉,虽然是夏天,可是我感觉真心冷。我迟到了,何止是一个星期。
左腿上打着石膏的是我的爸爸,那个笑容爽朗,无所不能的爸爸。他有一辆大卡车,是他的老伙计,因为下雨,他去车顶盖雨布不慎摔了下来,他告诉我“幸好爸爸抓了一下杠子,不然头朝地就麻烦了”。
或许我骨子里那一抹无处不在的乐观就是遗传的爸爸的,他睿智,他善良,我总觉得她是世界上最最好的男人。印象中,遇到再困难的时刻,他都会朝我笑,鼓励我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后来中考,我果然没有考好,只比重点学校高几分,爸爸还一度很自责。邻居问起成绩的时候,他总会加一句“我那个事情影响到我女儿了”。他不知道他的乖女儿在学校有多么的贪玩。
现在我高考完了,上了一所211大学,我永远记得查成绩那天他的表情,高兴的像个孩子,打电话叫我回来,说“你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吗?”我说没考好不想看,爸爸说:“你考了548,高出一本线很多呢。”
爸爸执意要送我去学校,我拒绝了,我渐渐懂事,因为我知道开学时候家长住宿条件很差。我一个人拉着两个大箱子来了学校,看着那些全家护送孩子上学的队伍我并不羡慕,我能想象得到我爸爸在和别人说起这件事的表情,他会很自豪,眉飞色舞,大声告诉别人,“我家女儿啊,自己一个人去开学了”。父母永远是这样,想保护你多一点再多一点,可是当你挣脱他的怀抱自己开始独立的时候,他也会是那个最开心最支持你的人。
去年第一次打工赚了一千多,给爸爸买了一件六百多的羽绒服,那种感觉才叫长大。我开始学会体贴,学会关心,看到那些以前看不到的东西,我想我是懂得了。
十七八岁,青青葱葱的年纪,是一只在外漂泊思家的小鸟,对亲情的感觉就像擦了眼泪的纸巾,抱成一团,拽在手心。
阅读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