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书,偶然发现一个有趣之事,古人骂人与今人有相似之处。
在众多典籍之中,表现古人骂人的情况很少见,中学课本中知道一句“非人哉”,自此之后鲜见于典籍之中。古人在表达自己愤怒之情时最激愤的也就是“你什么时候死啊,实在不行,我和你一起去死”。“时日曷丧,吾与汝偕亡”(《尚书·汤誓》)
《战国策·赵策三》(鲁仲连义不帝秦)有这么一个小故事:齐威王时,为宣扬自己仁义,帅诸侯朝见周天王,其他诸侯不朝,唯独他自己去朝见。一年之后周烈王死,诸侯都去吊唁,齐威王晚去了,新天子派使臣指责威王,说:“天崩地坼,天子都离开座位守孝,你一个东面边界的守臣晚去,该斩首”。这时威王大怒,说:“叱嗟,而母婢也!”
根据注释,“叱嗟”为怒斥之声,“而”作汝讲。根据上下文意,这个时候威王发怒说“而母婢也”应当解释为“你妈的”。
从威王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古代与现代这句骂人的话句式相同,只是古今语言差异,用字不同罢了。
没想到身为诸侯的齐威王口出脏言,辱骂的还是天子,让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情何以堪。当我们再想起或是再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会不会想起它的典故与来源呢?生活中又有多少言语我们用以为常而不知其典故等待去发现呢?
阅读感言